看到鄰店的清湯腩麵店,不如就順道一試吧!自從有了 OpenRice 的平台,在毫無資料搜集的情況下,嘗試未預算的食肆之機會,已變得少之又少,這趟就讓我們向未知的結果進行探索。

嚐囍的陳設就如一般的麵店,右手邊擺放了小圓桌,而左手邊則是卡座。不過由於店舖狹長,就將麵房設置於店舖的最後方。

"材記" 選了青檸七喜,我則要了至愛的鹹檸七喜,涼涼酸酸的味兒最適合高溫的炎夏。

雖然已是下午茶時段,不過我們並沒有查看下午茶套餐的餐牌,反而一直留意著一些嚐囍的特色出品。於是我選了這款菌王坑腩米。
清湯盛得滿滿的,半掩了坑腩與菇菌,賣相不算漂亮,不過對喜愛嚐湯水的我,就覺得店方份外的慷慨。一試湯頭,味道清甜,泛著清清的骨頭精華,也許老闆害怕洩漏秘方,因此未有透露清湯是由牛骨、豬骨或是雞骨熬製出來,不過就說明全店不使用味精,取材新鮮等。

本以為菌王是採用雲南的菇菌,一看原來是採用了香港常見的鮮菇,如秀珍菇、雞髀菇等。鮮菇質量不差,爽口兼富彈性,更沒有菇菌的青腥味道,雖然跟雲南菇菌的香氣是兩回截然不同的感受,但總算滿意。

坑腩牛味不錯,只嫌白色的脂肪部位較多,能放到肚子裡的坑腩便更少了。

"材記" 選了四寶河,四寶包括有牛腩、牛筋、牛脷及牛肚。"材記" 欲多嚐一點牛筋,於落單前跟老闆提出要求,經過一番磨合,最後老闆提議將牛脷完全減去,多來點牛筋來迎合 "材記" 的口味,"材記" 對此未算完美的安排也沒所謂,唯追求一嚐四寶精髓的願望幻滅了,不過對老人家的一番美意,必需欣然接受。

嚐了四寶之中的兩寶,牛筋切得幼長,牛肚也較平日的細小,兩者均透出新鮮的氣息,不過口感都顯得過份軟腍,缺乏了應有的嚼口。

嚐囍的辣椒油香氣不錯,辣度一般,不過也不失。
除了清湯腩外,嚐囍亦備有蕃茄湯底與咖喱飯類,選擇不算單一。這次散步下的探索,發現清湯不俗,唯在烹調清湯牛腩等食材中,仍需努力找緊進步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