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2-02-13
90 views
我承認,對於自己擅長之事,有時候執著如一頭牛。曲奇,是其中之一 (沒有自誇之意。我會做,但距離拔尖兒仍遠呵 )。市面上數個曲奇「名牌」,各有千秋,年前評過珍妮 (見本人食評〈Sorry, you’re not my cup of tea〉。加上 8 Mix 和杏仁片,店中四款我都嘗過。除了 4 Mix,其餘三種皆有水準),這回到曲奇四重奏了。蝴蝶酥面世之初備受好評。嘗過一回紙袋裝,的確做得很好,酥脆度甜度牛油香度都恰到好處,貴但物有所值 。相隔年餘,這次弟弟帶回鐵盒裝 ($108),蝴蝶賣相依舊金黃漂亮,手拈著感覺乾爽、輕盈,一咬卻覺不對勁 !首先,牛油芳香淡了。此店一向以「健康、少油」為賣點,若不是減少了牛油量,難道換了品牌 ?當然好牛油不是以濃為準,我講究的是餘味。其次,質感比從前硬了些、結實了些──它酥是酥,可鬆度明顯…… 看我盡挑骨頭,其實此店蝴蝶酥仍算不俗的:不過甜、不肥膩 (烤砸了會生油哈味啊),入口也輕脆淡香。問我百元一盒是否值得?又是見仁見智的老答案囉 (註:這回是免費,弟弟客戶送的禮物 )。起酥皮 (Puff Pastry) 製作繁複且極耗時 (三四小時是等閒 )
問我百元一盒是否值得?又是見仁見智的老答案囉 (註:這回是免費,弟弟客戶送的禮物 )。起酥皮 (Puff Pastry) 製作繁複且極耗時 (三四小時是等閒 ),我雖愛烘焙也花不起這工夫 (自家製充其量買冷凍速成的──用刀子切割出所需模樣加工一下便入爐烤焗那種,嘻 )。眼下正閱讀一本關於食物科學的書 (註:出處見文末):原來脂肪溫度 (牛油) 是揉出好酥皮之關鍵;另麪粉含水量多寡,三五毫升差距足以使酥皮由脆變韌呢,學問可大了。
牛油酥條── 一般來說擠曲奇牛油比例較高 (脂肪有弱化麪筋結構作用,使成品柔軟。下得愈多,口感愈鬆 ),麪粉份量得宜,焗後才能保持清晰挺立的紋理。不少人欣賞珍妮鬆牛油入口即化,像我弟;我不,太「散」了!幾乎一「碰」即碎,且食感膩人 (純粹個人口味 )。這兒的賣相不俗,甜度適中,透著淡淡雲呢拿香氣。各方面拿捏平衡,惟我偏愛再脆身點兒的。
牛油杏仁片、碎杏仁片和朱古力曲奇沒拍獨照,抱歉 。估計是擀曲奇,也可能是滴的 (Drop),因為薄身。一律是小小正方形,一口一件,擱在上面的數塊分別以黑╱白朱古力漿擠了「笑臉」,樣子俏皮逗人 。三款味道俱佳,前兩者乃牛油曲奇餅底,牛油杏仁片的杏仁粒在裡面;碎杏仁片則鋪在上面,口感相對突出,更得我心 。朱古力顏色深棕近黑,是黑朱古力,甘苦濃郁。
蛋香是不「起眼」的一款,味近市售的圓圓的小蛋餅,稍甜。卡片介紹說加入了熟雞蛋 (意思可是烚熟雞蛋後捏碎蛋黃再揉進粉糰中? ),許是我素來不喜小蛋餅之關係,但覺蛋味不甚討好。
認同老闆娘所言,一款新口味應該「千錘百煉」才面世的。自己的舌頭過不了,哪有賣客的道理 ?比方說,「熱愛」蝴蝶酥的人大多喜歡品嘗其單純的牛油香氣,還有那酥脆口感;如成品不達標,徒以「創新」口味招徠,即使顧客一時貪新購下,回頭光顧的意欲恐怕不大,對麼?
Other Info. :
文中提及參考書的為:[b]Harold McGee[/b], [i][b]On Food and Cooking[/b] ── [b]The Science and Lore of the Kitchen[/b][/i] ([b]New York[/b]: [b]Scribner[/b], [b]2004[/b])。這次我看的是英文版,公共圖書館裡有中文翻譯本。很有趣的一本書。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