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16
6
Level4
2009-01-21 173 views
惜日的流浮山是吃海鮮的好地方,但當鯉魚門的出現,往流浮山食海鮮的地位似乎便越來越不被重視了,彷彿惜日的光輝巳不復再。是水質污染問題? 是地區偏遠問題? 是貨源問題? 是餐廳的烹調技巧問題? 還是吃海鮮的地方選擇多了? 我想已沒有人有興趣再去探個究竟,只知道香港人會想到吃海鮮的話會首選鯉魚門。 或許我是流浮山的死硬派擁躉吧! 於上月二十日晚,到過小桃園吃過晚餐,事隔一個月,又再一次光顧小桃園。與上次不同的是,上次吃過鹽焗奄仔蟹、椒鹽珍寶瀨尿蝦、豉汁炒聖子及香荽皮蛋滾魚湯,是次惕除這四種菜式,並加入上湯龍蝦燴伊麵、香煎金蠔、豉油皇中蝦、貴妃蚌及石班骨滾豆腐西洋菜湯,餘下的餸菜大約與二十號晚的菜式相同。 又是慣性到相熟的海鮮檔劉勝記買些生猛海鮮如龍蝦、中蝦、麻蝦、桶蠔、貴妃蚌、龍躉等作來料加工。不同之處在於這次可能買多了海鮮,店主為答謝我們的光顧,送了兩枝鮮味蠔油給我們。 以下部份菜式是來自是晚的來料加工而成: 西芹炒龍躉球:特意叮屬廚房保留魚皮邊,那樣吃時便會份外覺得魚皮軟滑膠口,論龍躉肉的爽口度不及上一回,但龍躉肉仍不失滑口鮮味,廚房炒龍躉球時將魚骨去掉,因此吃起來啖啖肉,免除梗骨之煩惱
Read full review
惜日的流浮山是吃海鮮的好地方,但當鯉魚門的出現,往流浮山食海鮮的地位似乎便越來越不被重視了,彷彿惜日的光輝巳不復再。是水質污染問題? 是地區偏遠問題? 是貨源問題? 是餐廳的烹調技巧問題? 還是吃海鮮的地方選擇多了? 我想已沒有人有興趣再去探個究竟,只知道香港人會想到吃海鮮的話會首選鯉魚門。

或許我是流浮山的死硬派擁躉吧! 於上月二十日晚,到過小桃園吃過晚餐,事隔一個月,又再一次光顧小桃園。與上次不同的是,上次吃過鹽焗奄仔蟹、椒鹽珍寶瀨尿蝦、豉汁炒聖子及香荽皮蛋滾魚湯,是次惕除這四種菜式,並加入上湯龍蝦燴伊麵、香煎金蠔、豉油皇中蝦、貴妃蚌及石班骨滾豆腐西洋菜湯,餘下的餸菜大約與二十號晚的菜式相同。

又是慣性到相熟的海鮮檔劉勝記買些生猛海鮮如龍蝦、中蝦、麻蝦、桶蠔、貴妃蚌、龍躉等作來料加工。不同之處在於這次可能買多了海鮮,店主為答謝我們的光顧,送了兩枝鮮味蠔油給我們。


以下部份菜式是來自是晚的來料加工而成:

西芹炒龍躉球:特意叮屬廚房保留魚皮邊,那樣吃時便會份外覺得魚皮軟滑膠口,論龍躉肉的爽口度不及上一回,但龍躉肉仍不失滑口鮮味,廚房炒龍躉球時將魚骨去掉,因此吃起來啖啖肉,免除梗骨之煩惱。


白灼基圍蝦:是次的基圍蝦選擇了體積較細少的麻蝦,貪其蝦肉味道較濃。在最燙手時吃是最好的時機,是次的麻蝦濃味在,鮮味也在。但由於蝦頭體積較細,沒甚蝦膏。個人較喜歡吃帶橙色的蝦膏當然最理想是呈已凝固狀態吧!

上湯龍蝦燴伊麵: 龍蝦非常的鮮甜爽口, 而且啖啖肉,因為是很"大舊"的龍蝦肉。席上有些人怕了膽固醇這東西,將最為鮮味的龍蝦頭你推我讓,當然! 龍蝦膏絕對是我的囊中物,於是我二話不說便作狀地自告奮勇地吃掉它。我將龍蝦頭內的膏全都挖起,再放入上湯伊麵內撈勻,那樣又可再自製出龍蝦兩食嘛! 伊麵吸收了龍蝦膏和上湯的精華更能吊出伊麵的甘香。不說不知,歐洲及日本很多知名的厨師,都愛用龍蝦膏來烹調菜色 ,足見龍蝦膏在厨師心目中是地位超然,等如香港人愛用XO醬來烹調菜色一樣。


豉油皇中蝦: 簡直就是惹味之作,整席人無不食指大動。無論是蝦頭、蝦身還是蝦殼,也全都送進肚子裡。非常香濃而不過鹹的豉油,在炒時,蝦殼部份一定是最濃而惹味的,儘管在旁人士不斷叮屬如吞掉蝦殼是何等傷胃及消化不良,我也一於少理。只因教我怎能抗拒那股甘香惹味的蝦頭及濃而惹味的蝦殼呢! 最難得是不只蝦殼惹味,豉油皇的濃味亦滲進蝦肉內呢! 黏附在蝦殼表面及凝固了的豉油獻汁也給我用舌頭舔盡,然後連殼吞嚼。盡管有些人看到頗為肉酸,但我卻樂此不疲。可知道不是每處的食店烹調此道菜時,都能把豉油皇味滲進蝦身內,我想火喉的掌握也要算得精確呢!


蒜蓉蒸貴妃蚌: 聽聞從前此道菜色是貴得驚人,時移世易,由於在養殖場的人工飼養下,價錢便相對便宜了。以前曾吃過蒸得過韌的貴妃蚌而弄至胃部不適,因此只能一隻起,一隻止。是次的貴妃蚌沒有吃到一點沙的跡像,貴妃蚌蒸得剛好,沒有韌的感覺,而且蒜蓉更能吊出貴妃蚌的鮮味,每隻都有爽口彈牙蒜香洋溢的口感和味道。


香煎金蠔: 不說不知,這是店主自家曬乾的蠔豉,當中包含了心機和時間。每經過小桃園的近後門的位置,不單看見正在曬乾的蠔豉,還有馬友魚、扇貝及蝦乾。金蠔大概就只有在中國人的社會才可以嚐到,聽其名稱也像是賀年菜式。曬乾的金蠔入口甘香及帶小許苦澀,煎香的金蠔略帶點微脆,內裡是陣陣的海味味道。但個人來說,還是愛吃酥炸生蠔多一些。

龍躉骨滾豆腐西洋菜湯:奶白色的魚湯鮮味無比,那鮮味從龍躉骨滾出來。喝一口,感覺豐富非常,魚湯在口中淹浸每一個味蕾,鮮味反覆在口中起伏,真捨不得喝下肚子。

其它的菜式味道與上次接近,只是生炸魚腩的魚骨比上次多了,而且此道菜的上菜等候的時間比較長。詢問店主因由,他竟答覆是因為去魚鱗的時間與魚的體積成正比,因此需要的等候時間也會較長。

印像中,名食家蔡瀾很少推介鯉魚門的海鮮,反之,流浮山的較偏向他的口味,如果是他的追隨者,即使再遙遠,相信也不會太過在意路程的距離呢!

埋單總數約3900元,對比十多年動不動五六千元,算不上是貴呢!
龍蝦非常的鮮甜爽口, 而且啖啖肉,因為是很"大舊"的龍蝦肉
55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黏附在蝦殼表面凝固了的豉油獻汁也給我用舌頭舔盡,然後連殼吞嚼
56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這是店主自家曬乾的蠔豉,當中包含了心機和時間
55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3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Post
DETAILED RATING
Taste
Decor
Service
Hygiene
Value
Spending Per Head
$580 (Di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