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來到位於樂富廣場一期的御膳飯莊,御膳是指從前皇帝在宮中的膳食,而御膳飯莊正正就是提供京菜的餐廳,好讓我們現代人也能品嚐一下帝皇食品的風味。
餐廳的天花板用上傳統碎花圖案,很有古時的味道,風格特別。

先來一個木瓜龍利葉茶,木瓜和龍利葉也是滋潤之物,正適合最近寒冷乾燥的天氣,杯中木瓜肉和龍利葉隱約可見,味道清甜,潤而不膩。

這個似曾相識的上海暖鍋 ($198),彷彿只在電視劇中出現,從前是在鍋底燒熱炭,現在改為明火。暖鍋是最能保存食材原汁原味的, 暖鍋用料豐富,上海鹹肉、花雕醉雞、海參、津白、肉丸及粉絲等,湯頭鮮甜,吃完滿身是暖意,是打邊爐以外的另一個選擇。

用了上等黑醋的小排骨 (小 $38,例 $60),吃起來更滋味,如果糖醋排骨是開朗的小孩,黑醋就是成熟穩重的男子,甜酸味道恰到好處,多了一份陳醋醇香,比起一般糖醋排骨更合我口味。排骨肉質軟腍,我就最愛脂肪的部份,油香滿溢,一小件一小件吃,令人不知不覺吃多了。

以中式烹調的蒙古醬羊鞍 ($98) 倒是第一次,蒙古醬汁包括滷水汁、八角等配料,味道比想像中好,羊鞍肉味香濃,但不是平時令人卻步的羶味,吃起來肉質鬆化,是不錯的羊鞍。

「鍋鎉豆腐」是乾隆膳食常見的,而今次吃的是鍋鎉釀玉帶 ($128),厚肉帶子加上手打蝦膠,用傳統滬式鍋鎉烹調而成,帶子和蝦膠也同樣彈牙,配上爽脆的翠玉瓜,一彈一爽,吃起來更有層次感。

這個名字很特別的雪火蒸野生小黃魚 ($32/ 條,兩條起),原來是以雪菜,金華火腿粒來蒸小黃魚,淡淡的咸香味,不會蓋過魚的鮮味,魚肉嫩滑,如果三五知己到來,兩條的份量就剛剛好。

京蔥燒海參是傳統有名的京菜,今次我們就吃得更養顏一點,來一個京蔥燒花膠 ($238),用上原隻上等花膠,以京式手法烹調,花膠光滑,醬褐油亮,味道濃郁,這種吃法確是另有一番風味。

接下來就是京醬大蝦 (配鍋巴) ($33/隻,兩隻起), 用上深海大紅蝦,配自家製醬汁和上等生抽等而成的鮮甜醬汁,甜酸味道香郁惹味,蝦肉爽口,香脆鍋巴與醬汁同吃更佳。

而這個小籠包 ($32),皮也夠薄,湯汁也很飽滿,味道鮮甜,豬肉餡也算鮮嫩,是水準不錯的小籠包。


有人曾說過,若未吃過「豌豆黃」,就不知道什麼是「宮廷御膳」,最後點了這個據說是受到慈禧太后青睞的小食豌豆黃,豌豆黃切成菱形,淡淡豆香,入口清涼,香甜而不膩。

今晚的一餐,就彷彿令我品嚐古時的味道,環顧四周的客人,相信也是附近的老街坊,在年尾和家人來吃一頓特式京菜團圓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