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2-10-06
39 views
香港一向是個舉世聞名的美食天堂,除了中菜以外,各式各樣、林林種種的國際佳餚美食都可以在香港不同的角落找到,其中以意日法菜最為普及,同時亦有其他較前衛和另類的選擇供應不同口味的食客。說到另類,中環不單只擁有近期最炙手可熱的秘魯菜餐廳 Chicha,上星期還有另一間帶着神秘面紗的小店初次登場,此店主打的是較為罕見、來自美國新奧爾良的克里奧爾美食 (creole cuisine)。餐廳的名字 「Restoration」(回復) 跟新奧爾良菜沒有直接關係,相反用來形容店內的格局似乎比較貼切。店舖的室內裝飾起用了不少富有美國南部傳統風格的物件如懷舊式的桌燈、生銹的鐵椅、銅色復古鏡等等來做題材,刻意刻畫出一個普通的路易斯安納洲家庭在風暴 Katrina 來臨之前的家居佈置,令人懷緬起當地昔日的風釆。Restoration 主打源自美國路易斯安納洲的克里奧爾菜,菜式融合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美國本土菜的煮法於一身,從餐牌當中可以找到一些較為馳名的克里奧爾美食如小蝦肉腸炒飯 (Jambalaya)、海鮮濃湯 (Seafood Gumbo)、香煎蟹餅等等,另外還有少量的生蠔和牛扒供應。廚師 Ch
餐廳的名字 「Restoration」(回復) 跟新奧爾良菜沒有直接關係,相反用來形容店內的格局似乎比較貼切。店舖的室內裝飾起用了不少富有美國南部傳統風格的物件如懷舊式的桌燈、生銹的鐵椅、銅色復古鏡等等來做題材,刻意刻畫出一個普通的路易斯安納洲家庭在風暴 Katrina 來臨之前的家居佈置,令人懷緬起當地昔日的風釆。
海鮮濃湯是一款新奧爾良家傳戶曉的菜式,侍應最初介紹說感覺有點像咖喱,但個人覺得口感可以用「糊」來形容。
濃湯主要用了雞湯、芫茜、洋蔥等等多種的材料慢火餚製,再加入鮮蠔、蝦仁和蟹肉後完成。湯的質感相對較厚,有點兒似食物的醬汁,廚師也因此特別多放些少的爆谷米。爆谷米比較長身,令湯入口時更有嚼勁。
吃新奧爾良菜當然不能錯過巨型的香煎蟹餅。餐廳標榜這款菜式只用新鮮啖啖肉、大大塊的蟹肉,令口感更為卓越。廚師亦選擇為蟹餅配上檸檬絲和香草沙律,菜式的味道理應是滋味無窮。
可惜新奧爾良風格的蟹餅向來不是我杯茶。做法源自路易斯安納洲的傳統菜譜,這款蟹餅會特別放入薯蓉、洋蔥等的配料,口感始終差了一點。相比Grand Hyatt Steakhouse 真材實料的馬里蘭洲煎蟹餅,味道實在爭天動地。
Chef Carson 曾在紐約著名的 BLT Steak 工作,因此對烹調各式各樣的牛扒特別有心得。
單說選擇牛扒的要求已經非常講究 ,廚師只選用「Five Nation」較為優質的牛肉。五國是指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和阿根庭五個世界馳名的牛肉出產國,肉的質素自然有所保證。
是日決定一試店內的燒美國紐約頂級牛腰脊肉。牛腰脊肉出名肉味較濃,肉質也比較嫩滑和有彈性,結果的確令人滿意。廚師掌握火候實在恰到好處,牛肉外層燻黑而略帶點焦香,中心的肉汁卻成功被鎖住,因此入口份外 juicy,水準相比起不少有名的牛扒屋也絕不失色。
吃紐約牛扒又豈能沒有薯條陪伴呢?侍應特別為我們推介餐廳的招牌菜 - 迷迗香「火柴」薯條。一枝枝又長又幼、像火柴般的薯條,味道頗為惹味。秘密其實來自當中的迷迗香,其獨特的香味靜悄悄地將馬鈴薯的味道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一頓豐富的晩餐絕對不少得一份窩心的甜品,特色的糖蜜核桃批當然更加深得我心。
以前在外國唸書時已經很喜歡吃核桃批,貪其核桃的香脆口感柔合在糖蜜幼滑甜美的質感當中。不過在香港要找到一份及格的核桃批實在絶不容易,今晚當然見機不可失。
單單試過第一口的核桃批後,一絲絲的大學時間回憶不停湧現。糖蜜醬調得香甜,正好中和核桃的些少苦澀。
總結
個人覺得餐廳的環境有點兒太陰暗,音樂有點兒太嘈吵,食物有點兒偏鹹。不過香港的新奧爾良菜餐廳只此一家,偶然試一試也總算多個選擇。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