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4-06-25
1007 views
從「民以食為天」一話,除了顯示出食為民生基本的需要外,愛吃的我更認為藉著食,可了解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的文化,儘管未能全面掌握,但總也能略見一二。遊台灣,夜市是體驗當地人生活的好地方,不管是遊客或當地人也能打成一遍。我認識的台灣人多是健談、熱情、不拘小節、百分百愛自己的地方,因而關心政治。從前曾受顧於一位台灣人當老闆的公司,他老是懷念著台灣當地的牛肉麵,若然他仍在香港的話,我定會帶他到「士林棧」試試看。天氣炎熱,先來杯凍豆漿解喝。豆漿色澤偏黃,質感厚重。入口豆味濃郁,輕微的甜度尤為稱心,除自家手製的豆漿外,這杯算是我喝過最好的豆漿。除了選用加拿大黃豆外,相信豆漿的濃香由豆多水少的比例構成。荔枝味道不算太人工化,綠茶的甘與荔枝的香取得平衡,小甜與冰涼的口感直貫心底,喝著舒暢得很!台灣人的百香果就是熱情果,當然也不是用上天然的熱情果汁。以百香果與荔枝兩款不同口味配襯綠茶的效果比較,還是覺得荔枝較為合拍!先來一點小食,看到梅貴豬扒,除名字特別之外,更以貴重的「和牛」作比喻,相信定是「士林棧」的必殺技。梅貴豬扒經煎炸,外層呈啡金色澤,入口不油,而且份外鬆軟嫩滑,略帶梅子的甜酸,味道獨特創新。原來
遊台灣,夜市是體驗當地人生活的好地方,不管是遊客或當地人也能打成一遍。我認識的台灣人多是健談、熱情、不拘小節、百分百愛自己的地方,因而關心政治。從前曾受顧於一位台灣人當老闆的公司,他老是懷念著台灣當地的牛肉麵,若然他仍在香港的話,我定會帶他到「士林棧」試試看。
除了選用加拿大黃豆外,相信豆漿的濃香由豆多水少的比例構成。
梅貴豬扒經煎炸,外層呈啡金色澤,入口不油,而且份外鬆軟嫩滑,略帶梅子的甜酸,味道獨特創新。原來是採用了「梅頭」豬扒製作,再花時間以人手鬆肉,怪不得肉質如自家製作般優良!
酷愛梅子的我,覺得梅味較淺,若能加強的話,便更完美無瑕了!
雞皮脆薄,混著甜香的柚子醬,最驚喜的是異常嫩滑的雞肉,入口軟腍可口,廚師選用了鮮柚汁醃製,相信士林夜市的炸雞扒也要爭相仿傚。雞肉不受火,既又要保持肉嫩,又要做到香脆,究竟廚師怎樣控制火喉?!
通常在夜市看到的滷水食品,顏色深濃如涼茶,入口醬油味較重。但「士林棧」的滷水色澤較接近潮州風格,除了香料味道外,更帶有微微的黑醋酸香,將較肥膩的豬頭肉也添上醒胃的元素。大腸口感不錯,軟腍中富有彈性,而雞翼亦保留完好的外型,肉質嫩彈,最怕煮久後變得綿綿的雞肉!
一呷湯頭,滲出清香醇和而不肥膩的韻調,幽雅的風格跟一向以濃味示人的台灣牛肉麵,完全不一樣!這種脫俗出塵的感覺,逼使我不得不查根問底去。
士林招牌牛蹍陽春麵秉持台灣菜的清、淡、鮮、醇之特質而製,相當不錯!
嘴巴經一輪運動後,店主推介我們嘗試五味脆雞扒。經改良的炸雞扒,色澤金黃、皮層份外甘脆酥香。
在外交上,台灣人雖然處身於狹逢中,但台灣人那種不屈的氣節,屢次顯現在不同的事件中,令我動容不已。深信憑著台灣人的特質,一天終能闖出自我的空間!正如香港昔日的繁盛,全賴港人雙手的苦拼和公平的制度。如今硬要接受人家的施捨,我寧願餓著肚子、咬緊牙關苦幹下去,需知世上並無免費午餐!
喜歡「士林棧」清雅健康的牛肉麵,豆漿更可堪稱是香港的足料之最,還有從微處入手改良的烹調方法,足見其真誠、用心及創意所在。「士林棧」雖只是一家主理台灣菜的小店,欠缺地利的優勢,在劇烈的競爭環境中,若要脫穎而出,相信默默做好自己的菜式,嬴取大眾的口碑,才是最扎實的法門。
希望透過香港的「士林棧」,同時帶出香港的精神及台灣人的氣節,靠著雙手必可自創出天地,「士林棧」加油吧!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