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仔蟹」又叫「處女蟹」,是未經交配,約三個月大的幼年雌性泥蟹。作為一道季節性的特色美食,它是以其鮮嫩多汁的肉質,和入口即化的細膩質感而一直備受推崇。

1
亦因為蟹未完全成熟, 蟹身會充滿金黃軟滑的蟹膏,味道甘香鮮美。與傳統硬殼蟹不同,「奄仔蟹」是在剛蛻去堅硬外殼後即被捕獲,所以靚貨更顯其獨特奢華的身價。
套餐頭盤有四項,「百花釀秋葵 · 金磚豆腐 · 蔥油海蜇頭 · 椒鹽蟲草花」
「百花煎釀秋葵」是易做難精的一道菜,將新鮮蝦膠釀進秋葵裏,因為兩食材烹熟所需時間不一樣,先要將蝦膠那邊煎至金黃微焦,反面再煎,再配上頭抽、蔥汁:

秋葵乃健康食材,高纖低脂,含豐富蛋白質、抗氧化物及維他命C,我自己就很喜愛吃,而且用這個煮法可以去除它的青澀味,配合滿滿蝦鮮,蝦膠彈彈弓,香口且有益:

「香辣脆金磚」似椒鹽豆腐,做得表皮酥脆,內裹嫩滑,一小粒一口,非常好的下酒菜:

若你喜歡食飯飲酒㗳兩杯,邊吃邊談,此小碟就很 good fit:

「蔥油海蜇頭」乃滬菜常見的前菜,比一般海蜇更巨咬口,海蜇頭軟中帶咬口,有調味蔥油汁的加持,伴些淅醋吃,開胃之餘也沒負擔:

我作為半個「上海仔」,小時候常常吃海蜇頭,最怕有些事水汪汪令到味道變淡,這個沒有這個問題,見微知著,取材及處理應記一功。
「椒鹽蟲草花」用上近年常見的蟲草花入鐉,它性質平和,不寒不燥,也可提高免疫力。除了用來煲湯,今次用椒鹽乾炸脆卜卜,是另一種美態,邊吃邊進補,感覺過癮:

「蜜汁西班牙黑毛豬叉燒拼大紅香芒乳豬件」

1
「龍逸軒」的燒味一向出色,此叉燒肉質鬆軟肉香俱備,半肥瘦帶少許燶邊及蜜甜,盡顯中廚的功架:
芝麻皮乳豬燒後切件,中間打橫切半,放入甜熟芒果肉,底下再配一小口米飯:

我是第一次吃這個組合,乳豬皮薄脆且不油,香芒起了平衡油膩的作用,不用點乳豬醬及砂糖已味道豐富,也欣賞師傅的心思。
「清蒸東星斑」
東星班身價亦一向不菲:

游水新鮮貨,蒸後撞上蔥絲,顏色搶眼球,忍不住要手機食先 XD 蒸得時間拿捏得剛好,肉滑,配上特別調製的蒸魚豉油吊出魚鮮,美味之餘亦感受到師傅對食材嚴格的要求。

「黃酒薑絲蒸奄仔蟹」
一隻約六至七兩,這裏可以有專人拆蟹,迎合喜歡方便的朋友:


剛才說過奄仔蟹是已經性成熟卻尚未交配的母蟹,我覺得它好吃的地方,不僅在於它肉鮮甜美,還在於它的蟹膏不像大閘蟹膏那麼硬,而是半流質,香滑細膩得多:

用黃酒薑絲烹製出的蟹肉,原汁原味,鹹鮮的蟹膏軟綿:


將細滑的蟹膏和幼滑蟹肉,輕伴浙醋同吃,齒頰留香,有性格而不單調,上品,喜愛吃蟹的朋友堅不要錯過!
「錦繡白玉藏珍」

典型粵式手功菜。師傅先將原塊冬瓜起肉,再將切成幼粒的鮮蝦、金華火腿、鹹蛋黃,釀在冬瓜肉中先蒸熟,恍如一件白玉,之後再扣上上湯芡:

冬瓜肉軟腍,內外均吸盡金華火腿的鹹鮮,味道絕對不寡不單調:

而且它不論賣相和名稱都漂亮,是較輕盈的菜式選擇,我媽也很喜歡吃這道菜:)

「陳皮南非鮑魚粥」


軟綿粥底,用上南非新鮮鮑魚生滾:


吃前加入生菜絲及蔥粒增香,粥相當甜,帶絲絲陳皮獨有的香;鮑魚肌肉仍保持彈性,輕點豉油吃提味,更能品嚐其鮮:

「豉油皇炒麵」
粥和麵一向是粵菜最佳搭檔。我也好耐無食過咁有鑊氣的豉油王炒麵,一揭開蓋,香氣四溢!碟底沒有多餘的油,配「余均益辣醬」吃,簡單幸福的地道美味:

連我依家戒緊澱粉質,都食咗兩碗 XD
甜品「水晶棗皇凍」

最後少不了「薑茶湯圓」及「薑茶」
蟹乃屬寒涼之物,吃後來碗熱辣辣又夠薑的薑茶湯圓,驅寒溫暖:


你有又有否想來享受一期一會的奄仔蟹呢?心動不如行動,及時行樂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