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9-12-09
8 views
星期日晚,是與外家每兩個禮拜一次嘅飯聚。是夜,岳母提議到外食煲仔飯,為遷就腹大便便的太座,於是往渣華道街市嘅「新翠華」。銅鑼灣登龍街都有一間「新翠華」,是否同一分店不得而知,但大家都係用炭爐造煲仔飯的。除咗煲仔飯之外,還點了幾款香口小菜。先有炸得甘香可口的椒鹽雞軟骨及煮得頗入味的沙薑雞腳,之後便是油鹽水煮花蛤。花蛤肉質鮮甜,可是油鹽水是重手了一點;脆皮豆腐味道淡之餘,亦炸得毫不香口,係是晚一眾偏鹹嘅小菜中唯一覺得偏淡嘅菜式;炸黃膳球十分香口,膳肉肥美,墊在膳球底的炸洋蔥,雖然較為肥膩,但食三兩件,也是不可放過嘅恩物;豉椒鴨胸肉炒西芹味道最過鹹,連筆者不喜愛嘅西芹草酸味都掩蓋掉,不用太座指示,筆者都樂於夾上幾件西芹。總體嚟講,小菜嘅印象一般,可幸煲仔飯是十分精采的。一共四款煲仔飯,包括窩蛋牛肉、土魷肉餅、臘味排骨及荔芋肉碎。由於煲仔飯是用炭爐煲嘅緣故,所有煲仔飯都散發出猶有嘅炭香味,其中尤以荔芋肉碎最濃烈。灑上豉油汁,再焗一分鐘,揭開煲蓋,熱騰騰嘅水蒸氣,夾雜著炭香、飯香及豉油香溢出。各人也毫不客氣,你一羹我一羹,去獵取心頭好。飯粒是熟中帶有咬口,如炒飯一般,無論是沾上了少許豉油,抑或是
銅鑼灣登龍街都有一間「新翠華」,是否同一分店不得而知,但大家都係用炭爐造煲仔飯的。除咗煲仔飯之外,還點了幾款香口小菜。先有炸得甘香可口的椒鹽雞軟骨及煮得頗入味的沙薑雞腳,之後便是油鹽水煮花蛤。花蛤肉質鮮甜,可是油鹽水是重手了一點;脆皮豆腐味道淡之餘,亦炸得毫不香口,係是晚一眾偏鹹嘅小菜中唯一覺得偏淡嘅菜式;炸黃膳球十分香口,膳肉肥美,墊在膳球底的炸洋蔥,雖然較為肥膩,但食三兩件,也是不可放過嘅恩物;豉椒鴨胸肉炒西芹味道最過鹹,連筆者不喜愛嘅西芹草酸味都掩蓋掉,不用太座指示,筆者都樂於夾上幾件西芹。
總體嚟講,小菜嘅印象一般,可幸煲仔飯是十分精采的。一共四款煲仔飯,包括窩蛋牛肉、土魷肉餅、臘味排骨及荔芋肉碎。由於煲仔飯是用炭爐煲嘅緣故,所有煲仔飯都散發出猶有嘅炭香味,其中尤以荔芋肉碎最濃烈。灑上豉油汁,再焗一分鐘,揭開煲蓋,熱騰騰嘅水蒸氣,夾雜著炭香、飯香及豉油香溢出。各人也毫不客氣,你一羹我一羹,去獵取心頭好。飯粒是熟中帶有咬口,如炒飯一般,無論是沾上了少許豉油,抑或是經帶豉油味嘅水汽薰陶,飯香裡帶點鹹香,十分可口。當中,臘味排骨滲出嘅油脂,俱被飯吸收,有多兩重享受,味道更有層次感;荔芋肉碎則以香味取勝,這是芋頭香氣嘅功勞。吃煲仔飯,又怎能錯過鍋巴,用鐵羹一塊一塊的刮下來吃,脆脆的,是一種另類享受。鍋巴平均分佈在瓦煲上,用一般石油氣,追求產量快,絕對不能做得到,這亦是除了炭爐香之外,另一個食煲仔飯一定要用炭爐嘅原因。
太座要求荔芋肉碎煲加多一粒荔芋,一應做到。岳父最善長作弄店員,以測試其情緒商數,均合格過關。
八個人食飯,共銀只需六百四十蚊,平均每人八十蚊,十分抵食。與丁才兩旺嘅「東寶」相比,在這邊的「新翠華」顯得份外冷清。不過,筆者不會吝惜腳骨力,行遠一點,再嚐其煲仔飯。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