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根據「維基百科」內有關「羅麥記」的資料,原來「羅麥記」其實是上海菜餐廳「上海X婆」旗下新開的港式餐廳。雖然我沒有試食過「上海X婆」,但是我每次經過「上海X婆」,都或會望過它們店內精緻的裝修一眼。
如果不是阿媽最近跟我到將軍澳新都城,逛街和購物的話,她亦未必會偶然遇上這家仿古懷舊,模擬香港本土七十年代的本土文化的港式餐廳。
不過,儘管「羅麥記」店舖內的裝修,我一眼就感覺到,是在玩「集體回憶」這一招,模仿昔日校園文化,以校園文化為主題的裝修擺設。
但是「羅麥記」的真正身份,都不過是一間仿古模擬懷舊的港式茶餐廳,而且是港式茶餐廳味不夠濃厚的現代化餐廳。想做懷舊茶餐廳,不是單靠一些模擬復古的裝飾和擺設就能做到。

就像店內樓面,那些用來分隔座位與座位的鐵框,就有點像舊時學校內的框架欄杆。餐廳走廊擺放着不少學校檯櫈,暫且不提「羅麥記」的食物服務,單純食店樓面設計,心意勉強都可以值得加分的。
還有牆壁上的壁報板,貼着模仿學校的貼堂習作和通告啟示,儘管那些東西其實都是假的東西,但是用來營造餐廳的集體回憶氣氛,這點子還是不錯的。

相對其他人,我在將軍澳「羅麥記」食午飯,目的就簡單得多。一是為了飲「茶走」,因為當時我誤以為,「羅麥記」跟一般老牌港式茶餐廳一樣,飲「啡走」、「茶走」是很平常的一回事。
但原來將軍澳「羅麥記」的侍應,還有攪不清楚甚麼是「啡走」和「茶走」。對他們來說,「咖啡」,「奶茶」都是在水吧內極速完成上檯,飲完就算的茶餐廳飲品,從不講究沖調飲品的奶劑和砂糖。

至於「羅麥記」其他的菜式,坊間茶餐廳有的食物,「羅麥記」大多都有,只是「羅麥記」選擇的餐具,可能會比坊間的茶餐廳,冰廳冰室為之精美花巧,但是失卻舊式茶餐廳的風味。

結果阿媽還是選了,平日在西貢茶餐廳會食的常餐粉麵,細佬要了焗咖喱飯,我就繼續秉承我吃午飯的宗旨,神聖不可侵犯,要雞亦要飯,就在餐牌中選了「忌廉汁芝士窩蛋雞皇飯」。
「羅麥記」餐飲的出餐時間算是中等,大概十三分鐘左右,我們點的大部分餐飲都順利完成,被「羅麥記」的侍應一一端出來。阿媽的常餐,粉麵腿蛋的份量都跟西貢茶餐廳差不多。

至於細佬的咖喱飯,亦很順利完成出來。「羅麥記」的焗飯,份量比西貢茶餐廳的焗飯大個了一點點。西貢茶餐廳的焗飯,一般會用上個子較細小的圓瓦餐具,經過焗製後,熱呼呼地被侍應端出來。
至於「羅麥記」焗飯的餐具,則是體積較大的長方形的瓦具焗飯盤,大小比西貢的餐具大了約一半有多。由於「羅麥記」用的焗飯餐具比西貢較大,所以「羅麥記」焗飯份量,亦相對較為大得多。

我真的比較關注的是,「羅麥記」水吧的伙計,能否做到我想喝的茶餐廳「茶走」飲品呢?答案是「不」。熱奶茶味道還是一般的茶餐廳奶茶,我到最後還是要拿紙包砂糖,慢慢倒砂糖進熱奶茶內攪勻。

結果我還是喝不到,我最想飲的茶餐廳「茶走」。或者是我要求太高,又或者是我太高估「羅麥記」水吧伙計,對茶餐廳飲品的認識和手藝,能沖到一杯不難飲,稍甜的飲品,已經算是交足功課,合格就「大功告成」了。
至於我點了的午飯主角,「忌廉汁芝士窩蛋雞皇飯」,餐具跟細佬的焗飯一模一樣。「忌廉汁芝士窩蛋雞皇飯」的芝士獻汁,比我預期的芝士汁為之多,中間還明顯看到有完整窩蛋一隻。

我把焗飯上的窩蛋完全搗碎,撈勻入芝士雞皇焗飯之內。「羅麥記」「忌廉汁芝士窩蛋雞皇焗飯」做得最好的地方,是忌廉汁和芝士份量都很足夠,幾乎填滿長方形焗盤內,「羅麥記」收了我足足七十三元,斷不可以偷工減料,給行貨我吃吧?
就連焗飯裡面的雞肉,亦沒有呃秤,份量比我想像的較多,很像加大版本芝士焗飯。雞肉沒有偷工減料,沒多沒少,口感不算太韌,剛剛好多得填滿忌廉芝士汁焗飯的表面。焗飯表面的芝士在焗爐內被輕微烤過,面頭呈現少許適量的燶焦。

忌廉芝士汁焗飯內的芝士汁很多,味道亦勉強算是濃郁有芝士味,芝士汁還夾雜有點點的烤焦,味道略帶忌廉芝士的微酸味和甜香,有被焗過的感覺。焗白飯混合窩蛋汁後,味道就比攪勻前濃味得多。焗飯的雞肉肉質中等,肉質不太韌已經過得了我這一關了。

或許「羅麥記」焗飯連飲品的價錢,比一般坊間的焗飯套餐為了稍貴,不過「羅麥記」焗飯甚至用上較大的焗飯餐盤,單是焗飯出來的份量,以及今次午飯飯錢不是由我付費,整體評價已經是中上理想的程度。
更何況,這餐飯其實不是我給錢的,是阿媽給錢的。既然不是由我給錢(不知道實情的話請爬文,看完我其他食評後,就會知道我的處境了),何苦還要評價這麽嚴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