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去會展參觀展覽,都會找多年曼聯迷老友聚下,好多時見抽到空,都會順便食埋午飯。

是日又有相關美食的展覽,受邀下出席,見仲有時間,先醫肚再喪逛吧!

中午時段是全場滿座,相信是與展覽館活動有關。

2
近日中菜廳中庭裝修完,原先半開放式廚房位已封,未免有點可惜,因為個人好喜歡望住師傅把食材變成美饌的過程,而且衛生條件佳,令客人更加有信心不是更好嗎?

望望餐牌,改動都幾大,其實由點心開始,都有了不少改進,竹笙鮑魚雞紮(兩件)($88)連焗盅上,賣相改善了,竹笙既清爽又能吸汁,變得好惹味。
鮑魚咬落好稔又有嚼口,絲毫不覺韌。




而焗酥皮焗山楂叉燒包($68/三件)似乎是雪山包的變奏。
即叫即焗下夠熱度,外層的確有點酥化,而餡料比預期中乾身,食落毫無負擔,不錯。



作為素菜,南瓜彩椒雞頭米配紫菜脆杯及生菜片($168/各四件)相信好啱素食者。

以新鮮茨實,搭配南瓜粒、彩椒及甘筍粒去炒,除了自然的甜度,更有少許辛香,大家可以放落羅馬生菜包起食,更添清爽的口感,而放落紫菜脆杯,更有種東南亞菜的氛圍。

1

兩個人只簡單的點了半隻客家蔥油脆皮炸子雞($258/半隻)($488/隻)。
置底的蔥油煸得好香及稔身,與雞肉是絕配,炸子雞雖然有點油,但雞皮又薄又脆,好香口,雞肉亦不覺嚡,有水準,加埋蔥花用來伴飯一流。


單尾個名好得意,叫「禾加馬得梨」($198),鍾意睇波既朋友一定會發出會心微笑。
其實分拆開又好易明,「禾」當然係措米粒,而加上「馬」碲、「Duck」及「梨」去炒。
有圖有真相,飯粒炒得好乾身,加入菜頭令口感更佳,馬碲的爽甜與鴨肉的惹味,很有趣的配搭,卻又沒有違和感,幾片梨片的甜香,吃起來有平衡的作用。
吃得飽飽的,自然要入場行下幫助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