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8-06-21
1998 views
眾所周知,九龍工業區「觀塘」裡面,有一個叫做「創紀之城」的商業購物區,「創紀之城」一共分為五期,五期「創紀之城」沿着「觀塘道」一字排開,最接近牛頭角方向的樓宇是「創紀之城」的第一期。跟著「創紀之城」第二期就跟著第一期,繼續向着觀塘進發。但是每一座「創紀之城」建築物之間,間中或許會夾雜其他的建築物,直到「創紀之城」的第五期,亦即是最多商舖,最多人遊覽的「A.P.M」為止。但是進入到「創紀之城」第五期「A.P.M」商場內部,不等於你再沒有其他建築物可以再去,因為大約在「A.P.M」大堂之間的通道位置,原來還有入口,可以進入另一座工商廠廈。我所講的那一座工廈的名稱叫做「港貿中心」,「港貿中心」本來只是一幢平凡的觀塘工業大廈,但是不知道是因為有發展商選擇在「港貿中心」「創紀之城」第五期旁邊興建工廠大廈,還是因為「創紀之城」發展商選擇在「港貿中心」旁邊興建商場了。最後事情發展出來的結果就是,有人選擇在「創紀之城五期」「A.P.M」跟「港貿中心」之間,興建了一條通道,通道讓途人可以從「A.P.M」的購物大堂,直接進入「港貿中心」。而我今次想光臨和幫襯的工廈外賣自取小甜品店「Sum Sum Dess
跟著「創紀之城」第二期就跟著第一期,繼續向着觀塘進發。但是每一座「創紀之城」建築物之間,間中或許會夾雜其他的建築物,直到「創紀之城」的第五期,亦即是最多商舖,最多人遊覽的「A.P.M」為止。
但是進入到「創紀之城」第五期「A.P.M」商場內部,不等於你再沒有其他建築物可以再去,因為大約在「A.P.M」大堂之間的通道位置,原來還有入口,可以進入另一座工商廠廈。
我所講的那一座工廈的名稱叫做「港貿中心」,「港貿中心」本來只是一幢平凡的觀塘工業大廈,但是不知道是因為有發展商選擇在「港貿中心」「創紀之城」第五期旁邊興建工廠大廈,還是因為「創紀之城」發展商選擇在「港貿中心」旁邊興建商場了。
最後事情發展出來的結果就是,有人選擇在「創紀之城五期」「A.P.M」跟「港貿中心」之間,興建了一條通道,通道讓途人可以從「A.P.M」的購物大堂,直接進入「港貿中心」。
而我今次想光臨和幫襯的工廈外賣自取小甜品店「Sum Sum Dessert」,就設立了在「港貿中心」的十三樓位置。所以我從「A.P.M」通道進入「港貿中心」後,就要直接坐升降機到十三樓,才找得到「Sum Sum Dessert」。
讀者看完「Sum Sum Dessert」這間外賣自取甜品店的名稱之後,或許都會有跟我一樣的想法,就是究竟「Sum Sum Dessert」裡面的「Sum Sum」是什麼的意思?難道「Sum Sum」就是「Sum Sum Dessert」的女店主?
我站在「Sum Sum Dessert」的店門,看到有關「Sum Sum Dessert」的剪報,全部是有關報紙專欄介紹「Sum Sum Dessert」跟年輕女店主的事蹟報道。
但是我去到觀塘「港貿中心」「Sum Sum Dessert」的樓上舖現場,卻苦尋不獲這位年輕女店主的蹤影。「SumSum Dessert」的年輕女店主失蹤,卻換來另一位負責看店的老人家。
我也不敢貿貿然,胡亂去詢問那位看舖老店員的真正身份,免得招惹任何不必要的誤會麻煩。加上當時我在「Sum Sum Dessert」店內沒有再翻開手機,所以沒有在「Sum Sum Dessert」內購買很多自製甜品。
我在幫襯「Sum Sum Dessert」之前,曾經嘗試在網上搜尋過一些資料,發現原來「SumSum Dessert」有一款很出名的冰凍冷藏甜品,甜品的名稱就叫做「雪媚娘」。
我最初估計「Sum Sum Dessert」的「雪媚娘」,會是一種像「雪糕糯米糍」一般的甜品。我屬於很喜歡食雪糕類甜品食品的人,所以「Sum Sum Dessert」眾多甜品裡面,我就只記得「雪媚娘」這一款招牌甜品而已。
結果我來不及購買,「Sum Sum Dessert」的「雪媚娘」甜品就一早已經售罄沽清。試食「雪媚娘」甜品計劃落空的我,只能選擇在「Sum Sum Dessert」店裡面其他賣剩的甜品。
但是我偏偏又對「Sum Sum Dessert」的「芋圓」甜品完全沒有興趣,所以我最後在「Sum Sum Dessert」冷凍雪櫃裡面苦苦研究了一輪之後,最後還是決定購買「Sum Sum Dessert」的自家製意大利杯裝雪糕。
「Sum Sum Dessert」雪櫃裡面放置了很多不同口味的杯裝雪糕,結果我先用上「刪去法」,將不適合我食用的雪糕口味刪去,再將我不喜歡的雪糕口味也刪去。
結果我選擇了「Sum Sum Dessert」的「芒果味」,以及「豆腐味」杯裝雪糕。「Sum Sum Dessert」的自製杯裝雪糕,兩個杯裝雪糕售價賣港幣三十元正。
「Sum Sum Dessert」有個地方值得一提,就是「Sum Sum Dessert」的杯裝雪糕裡面是沒有匙羹提供。結果我幫襯時忘記了取用「Sum Sum Dessert」臨場提供的塑膠餐匙,回家後才能用家裡的匙羹去享用雪糕。
至於「Sum Sum Dessert」的外賣包裝「芒果糯米糍」,「芒果糯米糍」的外賣包裝跟食品造型跟坊間很多食店都差不多,都是大大的一顆飽滿「芒果糯米糍」。
我購買「Sum Sum Dessert」的杯裝雪糕跟芒果糯米糍之後,坐上小巴才猛然省悟,自己忘記了取用塑膠餐匙。結果我只能跟時間競賽,儘快趕回西貢墟,回家才開始品嚐「Sum Sum Dessert」甜品。
我望着「Sum Sum Dessert」的兩款不同口味杯裝雪糕,杯裝雪糕看似正在融化當中,我明知自己就算心裡乾着急,我又沒有超能力,無法令到「Sum Sum Dessert」的杯裝雪糕迅速冰凍凝固起來。
所以我一趕回家,就立刻把兩杯不同口味的杯裝雪糕放到冰櫃,以及一盒兩粒的「芒果糯米糍」放回雪櫃裡頭,跟著慢慢等候時間過去,等到時間過去,才打開甜品然後試食。
眼看「Sum Sum Dessert」的杯裝雪糕,因為從觀塘攜帶返回西貢過程轉折,時間漫長之下,雪糕包裝已經開始被融冰的水所染濕了,紙杯都被冰水浸到開始軟化,就算重新冷藏杯裝雪糕。也無法令紙杯回復原狀。
於是我等不及「Sum Sum Dessert」的杯裝雪糕完成冷凍程序,率先嚐試一下「Sum Sum Dessert」的芒果甜品「芒果糯米糍」。
「Sum Sum Dessert」的「芒果糯米糍」,裡面的芒果都是差不多用上原塊,沒有明顯切開的芒果肉,所以我用口咬下「芒果糯米糍」,立即吃到豐富和味道香甜的芒果肉。
而且芒果差不多佔了「芒果糯米糍」內部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空間,所以基本上要每一啖都吃到有芒果肉的「芒果糯米糍」,問題應該不大。
不過與此同時,「Sum Sum Dessert」「芒果糯米糍」的糯米糍餅皮厚度也非善男信女,我從我咬開糯米糍之後,看到的「橫切面」當中,發現「芒果糯米糍」的餅皮厚度也足足有兩吋左右。
所以「芒果糯米糍」裡面的芒果,芒果的味道香甜之餘,芒果的酸甜汁液也在不知不覺間,慢慢滲透進到到「芒果糯米糍」的餅皮裡面,所以「芒果糯米糍」的整體味道,是甜味多汁而口感煙韌。
我試完味道甜而多汁的「Sum Sum Dessert」「芒果糯米糍」之後,亦是時候從冰箱裡面取出兩杯「Sum Sum Dessert」的「杯裝雪糕」,開始試食品嚐雪糕的味道。
我首先嚐試的第一杯「Sum Sum Dessert」杯裝雪糕味道是豆腐,豆腐雪糕的甜味跟我以往吃過的雪糕味道有點不同,因為「Sum Sum Dessert」豆腐雪糕的味道給我的感覺是比較「有機」,豆腐的甜味會比較純樸原始。
而且豆腐雪糕的味道構造,應該沒有「益力多」雪糕那麼重酸味,所以有着純粹甜味的「豆腐味」杯裝雪糕,給我整體的味道感覺是正面的。
至於「Sum Sum Dessert」的「芒果味」杯裝雪糕,芒果味雪糕的味道會偏向濃郁刺激酸味,味道跟我以往試食過甜味比較濃厚的「芒果味雪糕」為之酸得多。
把「Sum Sum Dessert」的「豆腐」跟「芒果」味道雪糕一起拿來比較,我會比較喜歡「Sum Sum Dessert」「豆腐味」意大利雪糕多一點。
今次我在「Sum Sum Dessert」不幸遇上部分意大利雪糕口味售罄,所以有些口味的雪糕,例如「益力多口味」的雪糕味道始終未能嚐試得到,是有點令我有點不甘心。
下次我再幫襯「港貿中心」「Sum Sum Dessert」,見不見到「Sum Sum Dessert」年輕女店主也是次要的事,對我來說,最重要還是,先購買嚐試到「益力多」味道的意大利雪糕。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