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基本上每週都會至少去一次該餐廳, 見證著員工與食物的改變, 早兩年一把餐廳裝修後, 立即由平民版扒房變為茶餐廳的感覺, 但是餐牌上的食物都是大同小異,沒有太大變化。
先看看環境, 由以前的昏沈店面變成了光線充足的風格, 更有不少裝飾品襯托著, 光線足夠對餐廳即時提起了整潔的觀感, 以茶餐廳來說金加利可說是環境及座位都比較乾淨整齊的。

新年過後, 更加有新的餐牌推出, 例如"男神餐、女神餐" 估計要慕求達到追上潮流的目的。

由於我和我男朋友都是熟客, 大數我們來這裡都是吃下午茶, 甚少都來吃晚餐, 我們對於下午茶的餐牌可說是倒背如流, 因此基本上一入坐, 我們就可以馬上下單了。
我最喜歡的茶餐就是公仔面配腸仔煎蛋, 這裡的公仔面比以前煮淋了
另外腸仔太陽蛋是一段茶餐廳應有的質素, 至於方包內的就是牛油, 不過之前吃過好多次都是只在方包中間點了一小貼牛油, 十分吝啬, 不過吃一次來吃就整塊方包都是滿滿的牛油, 這是應該加分的嗎?


另外我男朋友吃的就是雞肉米線, 老實說這個米線應該是比較招牌的菜色, 因為米線獨特味道, 很好像沒有在外吃過, 而且吃完這個湯底都不會有口渴的感覺, 估計味精不是很多, 雞肉很鮮嫩, 煮得淋易入口。加上米線份量大碗, 單拼$40樓下, 個人覺得比較推介。

至於飲品份量比起其他茶餐廳都夠大杯, 不過下單是註明了少甜少冰很像沒有理會, 而且真的很甜呢!


其實以金加利的店面來說確實是乾淨企理, 比一般茶餐廳可說是升了一個級, 但是大概一年前到金加利吃下午茶, 我是經常遇到食物內有小昆蟲, 我只是每一個星期大概到一次金加利, 但是有大概數個月我是基本上每一次吃都會遇到, 可想而知該店的情況。 不過我們沒有因為這樣而從此不再到該店, 因為始終坐位舒適, 而且價錢相宜, 另外當我們發現食物有問題時員工都會趕快替我們換上。
時至今天, 近些日子來金加利吃下午茶, 小昆蟲問題真的改善了很多, 但是就衍生了另一個問題, 由於員工都換了不少, 只有一、兩位員工是就了好幾年, 其他都是新員工, 因此可能因為這樣, 食物的質素都降低了, 味道大不如前, 而且可能正因為金加利員工沒有階級之分, 因此員工們都很肆無忌憚的在食客面前大聲傾談。雖然我們都是熟客之一, 但是有些熟客是可能每天都來的, 由於我們是星期六下午茶時間來, 因此可能人比較多, 多數要"搭檯" 一名比較年紀大的員工跟坐在我旁邊的熟客大聲傾談馬經, 該名食客都很細心聆聽收音機, 但該名員工隔數分鐘又來騷擾一次, "買左邊隻?" "第幾場?" 來來回回無間斷的問, 由於我們四人檯, 不久又多一名女士搭檯, 女士坐左路口方向, 該名員工又再上前找熟客傾馬經, 並提起了熟客的馬報, 馬報幾撞倒女食客的碗具, 雖然女食客沒有出聲。 但憑女食客的眼神都看得出很煩厭及不滿。
雖然不知道, 平時閒日是可能沒有太多人員工與食客可能會打成一片, 但個人認為, 既然星期六下午是食客眾多的時侯, 員工不可橫行無忌, 不守規舉並且沒有禮貌的大聲說話。 最令我吃驚的是, 另外有一名女員工, 看似內地藉員工, 問坐在我旁邊的熟客 "上餐茶?" , 熟客由於戴著耳塞及很細心地聆聽著收音機, 聽不清並且很明確地表示沒所謂的心態回應著女待應, 女待應自己不明白熟客說什麼, 竟然大大聲的說" 車, 咁都聽唔明, 有冇搞錯。" 雖然該熟客沒有計較, 但是比其他食客聽到都很反感。
經過我數年來吃金加利的經驗, 可說是看得出員工由於熟悉環境及食客, 因此對食物處理及客人款待都有掉以輕心的心態, 跟他們說"謝謝" 沒有回應, 相反他們需要給客人說"謝謝"的情況, 他們連一句說話都沒有說。
整體而言, 如果我是第一次到這間食店, 我可能從此不會再來, 但由於環境比較舒適, 而且價錢相宜, 最重要是我和我男朋友這裡的回憶與感情, 令我們覺得這間食店無論變成怎樣, 我們都是會風雨不改的來吃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