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店子的門口很窄,很容易就會錯過,還好門口的招牌很閃亮,在對面街一眼就看到。店子的裝潢有點像漢堡包店,高腳椅銀色檯,牆上貼了不了刈包的照片。



刈包有六款不同的口味,偶然也會推出一些限定口味,如果每一款都想試的話,最好就是點個Bao Platter ($168),所有口味一次過試齊。

Original Gua Bao。最傳統的刈包,中間包著炆過的豬腩肉、白蘿蔔、花生碎與黃糖,豬腩肉炆得很腍很入味,雖然豬腩肉的肥膏有點邪惡,但味道確實不錯。

Kimchi Bulgogi。泡菜口味有牛肉片、泡菜、芽菜和特製醬汁,不過略嫌泡菜的味道不夠突出,覺得泡菜可以再用濃味一點,因為刈包本身有點大,如果泡菜和刈包同吃,味道會淡了一些。

Pangpang Chicken。眾多口味之中我最喜歡吃棒棒雞,當中有雞絲加上青瓜,再加點四川麻辣花生和芝麻醬,甜甜之中帶點麻辣,很適合夏天吃。

Sesame Ginger Pork Chop。炸豬扒伴芝麻薑汁醬,這個醬汁本身調較得不錯,不過炸豬扒有點硬,不知道是否我們拍照拍太久的關係,有點難咬開。

Thai Fish Fillet。炸魚是比較大路的口味,不過塊炸魚未免太小了點,就連一條魚手指也不夠,而且刈包本身大,就更顯得炸魚很小,另外炸魚也偏乾了點。

Teriyaki Tofu。是店內唯一一款素食刈包,照燒醬豆腐,不過不是白色的豆腐,而是玉子豆腐,食起來頗有驚喜,而且玉子豆腐原來和照燒醬都挺夾的。


除了刈包,這裡還有供應小吃,試了其中的芋頭薯條和芝士泡菜薯條,兩款也不錯,特別是芋頭薯條,不會太油,伴以一款近似千島醬的沾醬,可減低油膩感。

刈包口味的變化都算多,可配合到不同客人的需要,味道也不錯,但坦白說餡料方面可以再慷慨一點,如炸魚和炸豬扒,都比刈包小,感覺上比較單薄,而我們一致認為棒棒雞刈包的份量最適當,所以我最推介的也是棒棒雞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