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3-04-28
14 views
於前一篇談過甜品後, 也分享一下這家全新車仔麵店的主角 - 車仔麵 (又名「嗱喳麵」)。其實前一篇食評所分享的店內環境相片, 全部都是事後拍攝的, 只因顧客一進入店內, 便會變得非常繁忙。甫進入店內, 還以為會被安排入座 (或自行入座也好), 至少可以坐下來抖抖氣, 或閱讀一下餐牌和消化一下其內容, 誰不知踏入門口便被店員截停, 要求即時點選食品, 「檸茶」當然不知道有甚麼可以點選, 並示意希望坐低看看餐牌 (畢竟是首次到訪吧), 店員的答覆竟然是「沒有餐牌」, 繼而一氣過說出車仔麵的眾多選擇和配搭, 由於資料眾多 (連各款食品價錢都沒有說明, 除了「每位最低消費 $28, 相等於一碗不加配料的基本車仔麵」外), 實在難以消化, 因而製造了不少來來往往的問題, 並為顧客增添了無形的壓力, 加上面前的車仔麵配料賣相不太吸引, 因此便決定小試牛刀, 點選了一碗只加了一款配料的車仔麵。基本車仔麵 ($28), 價格屬高水平, 湯底只有兩款選擇, 包括雞濃湯底和大澳魚仔湯底, 從店員的口述中沒有那麼詳細, 只是「雞湯」和「魚湯」, 幸好也有提及每款湯底本身已有一款配料。選擇了雞濃湯底, 包括配
其實前一篇食評所分享的店內環境相片, 全部都是事後拍攝的, 只因顧客一進入店內, 便會變得非常繁忙。
選擇了雞濃湯底, 包括配料的是手撕雞, 店方強調是「日日運送」的香滑新鮮雞, 肉質不算嫩滑, 但可接受。
唯一估計的, 是當值的店員與負責策劃的是兩批人, 否則, 怎會連店員也不知有餐單存在? 感覺有些奇怪。
---
其實嗱喳街的概念非常不錯, 至少具備一定話題性, 加上甜品實在出色, 絕對可以為這兩樣東西而來, 不過, 其主打的車仔麵和運作的細節上, 則有不少改善空間, 希望店方真的能夠於試業期間把這些「做得不好」的地方改善過來, 日後也不難成為一家人氣店。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