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覺備忘錄|
焦糖青蘋果鵝肝多士
焦糖脆殼遇上冰鎮青蘋果片,鵝肝油脂被酸甜溫柔接住,建議直接上手。
豚肉節瓜波板糖
將節瓜釀進豚肉捲成螺旋狀,切面確實神似童年糖果。肉汁滲入清甜瓜肉,比普通豬肉捲多了分巧思。
孜然燒蒜蓉茄子
紫茄剖半不切斷,蒜蓉填滿每道纖維。特別欣賞孜然粒在舌尖爆破的瞬間,讓軟糯質地有了驚喜節奏。
厚切鹽燒牛舌拖羅
選用舌根部位,肌理間藏著半透明膠質。簡單鹽燒引出類似拖羅的豐腴,咀嚼時能聽見輕微的「啵啵」聲。
汁燒赤雞心串
每顆雞心都帶著恰到好處的脂肪邊,醬汁滲入心室結構。咬下時先是蜜香,隨後是乾淨的血氣。
鹽燒原塊雞皮
堅持不串竹籤的整片燒製,像在吃一片金黃雲朵。邊緣酥脆如海苔,中心仍保留膠質的韌度。
|食事絮語|
日本生啤買一送一時段總坐滿剛下班的西裝族,冰杯凝著水珠的溫度剛好中和串燒的煙火氣。這裡沒有浮誇擺盤,但能嚐出師傅對火候的執著——該脆的絕不軟爛,需多汁的絕不過乾。
📍 燒烤堂
中環安慶臺1號安慶大廈地下A號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