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9
5
等級3
59
40
2015-09-15 9815 瀏覽
記得第一次致電是去年十月, 一心想來吃 “白子” 的我試圖一試自己的幸運, 接聽的是店主兼主廚 関豐一郎。  但他告訴我訂坐已訂到十二月了。  雖然明知他的餐房只有數席, 訂不到位是常有的事, 但還是心心不忿。  我掛斷電話, 和太座商量, 最後決定乾脆去日本吃。  她的本店在大阪, 但我們又想去銀座吃壽司、 逛築地 、 訪朋友。  本想光顧其銀座店, 但朋友說總本店質素較好。  並建議説, 去東京, 應該吃關東風才對。  最後我們選擇了 天ぷら近藤, 並渡過了一個開心的晚上。從前我在日本料理店也做過 天ぷら。  記得當時師父説我炸的 海老 不正確, 從頭教我。  最後學會了、滿師了, 我霑霑自喜。  後來到別的店, 又有機會做 海老天ぷら, 本以為可一鳴驚人, 做了出來, 怎知驚的是自己, 因為師父又說不正確, 又從頭教我一次。  最後發現原來 關東 和 關西 的風格是不一樣的。  但回想也不是什麼壞事, 起碼, 現在我兩種都學會了。太座外遊, 晚餐只我一人, 心想今次成功訂座的機會應該比較高吧…  又打電話去試試看。  接電話的是位説中文的女生。  我告訴她我只一人, 今晚 18:
更多
記得第一次致電是去年十月, 一心想來吃 “白子” 的我試圖一試自己的幸運, 接聽的是店主兼主廚 関豐一郎。  但他告訴我訂坐已訂到十二月了。  雖然明知他的餐房只有數席, 訂不到位是常有的事, 但還是心心不忿。  我掛斷電話, 和太座商量, 最後決定乾脆去日本吃。  她的本店在大阪, 但我們又想去銀座吃壽司、 逛築地 、 訪朋友。  本想光顧其銀座店, 但朋友說總本店質素較好。  並建議説, 去東京, 應該吃關東風才對。  最後我們選擇了 天ぷら近藤, 並渡過了一個開心的晚上。

從前我在日本料理店也做過 天ぷら。  記得當時師父説我炸的 海老 不正確, 從頭教我。  最後學會了、滿師了, 我霑霑自喜。  後來到別的店, 又有機會做 海老天ぷら, 本以為可一鳴驚人, 做了出來, 怎知驚的是自己, 因為師父又說不正確, 又從頭教我一次。  最後發現原來 關東 和 關西 的風格是不一樣的。  但回想也不是什麼壞事, 起碼, 現在我兩種都學會了。

太座外遊, 晚餐只我一人, 心想今次成功訂座的機會應該比較高吧…  又打電話去試試看。  接電話的是位説中文的女生。  我告訴她我只一人, 今晚 18:30, 有位置嗎? 她查了又查, 説過一會兒再回電給我。  我又掛斷電話, 又心心不忿起來。  不一會, 電話響起, 傳來的是好消息!  心想, 終可一嘗關西風了。

黄昏時份, 爬了十分鐘斜路, 我來到了這裡: 一宝     

                                                                        ...
238 瀏覽
3 讚好
0 留言
土黄色的外牆, 左邊門口上有暖簾在微風下飄動著, 右邊, 一盞昏黃的小燈照射著一塊刻有【一宝】 的深色木牌, 十分侘寂。

                                                                       ...
43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我翻開暖簾, 敲門進去, 一個可坐十人的 counter 呈現眼前。  同時, 一個身穿整齊傳統和服的侍應小姐快步來迎, 和師父一起, 兩人 “ 歡迎, 歡迎” 地叫了起來。  我説出姓名, 她就把我帶到最邊邊的位置。  有看我食評的朋友都知道, 我是最不喜歡邊邊位置的。  但這個位置剛好可看到整個餐房内各人的一舉一動, 而且也能清楚看見師父做 天ぷら 的過程, 那就接受吧。  侍應小姐奉上餐牌, 我也沒有看, 注意力反而放了在左邊的酒櫃上。  店主兼師父的 関豐一郎 走了過來, 第一個問題, 居然是: 你怎樣知道這裡?  我答: “ 我知道這裡很久了, 而且訂了好幾次位都失敗, 今次再不成功, 以後不來了。”   他哈哈的笑了笑, 走開忙他自己的去了。  侍應小姐問我要喝點酒嗎? 我反問她這裡有什麼好酒, 她向我介紹了兩款, 都是純米大吟醸。  先不管價錢, 但吃 天ぷら 配 純米大吟醸 好像不太適合。  我看了久良, 豐一郎 奇怪我為什麼那麼久還沒下決定, 又走了過來。  我告知他問題所在, 他逐問我喝不喝啤酒, 我搖搖頭, 後來他又介紹了兩瓶給我, 一瓶是【醸し人九平次】的 純米大吟醸。  這是一瓶很好的酒, 但我告訴他這酒配 天ぷら 浪費了。  他上下打量了我一下, 又取出另一瓶叫【六十餘洲】的大吟醸給我。  説道: “ 這瓶也不錯, 但沒有剛剛那瓶有名。”   我回答説: “ 酒, 不是有名的才好喝, 720 ml 我一人喝不完, 你陪我喝好嗎?”  他點點頭, 臉露狡滑的笑容説: “ 不要給我太太知道 。” ” 這當然!” 我也點點頭道。

                                                                         ...
茶碗蒸し
34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侍應小姐拿了一個托盤放在我面前, 不一會, 在盤子上放了一個 茶碗蒸し。  吃了一口, 驚為天人, 這是我目前吃過最好的 茶碗蒸し了。

茶碗蒸し, 自己以前做過很多很多, 也吃過很多很多。  不是我誇張, 湯匙戳穿蛋面之際, 我大概就知道其質地好不好了。  此外, 蒸得不好的蛋, 光用目測也知道。  所以, 在香港, 我真的很少很少吃茶碗蒸し。  但眼前這個卻引起我的興趣。  侍應小姐在翻開蓋子的時候, 柚子的香味混著熱氣徐徐上升, 清香撲鼻。  中間有一片海胆, 心想: 蒸熟的海胆好吃不到那裡。  但看真點, 這片海胆是生的, 而且半浮沉地躺在蛋的上面…  

我提起木勺, 勺起那片海胆, 原來蛋面上有一層像 “獻汁” 的東西, 海胆被包裹在内。  我吃了一口, 那 “獻汁” 鮮味極了!  味道難以形容, 有昆布、 鮪削り、 白醬油 (日本各種醬油的介紹可參考我在Openrice 的專欄: 【役割の物語】) , 還有一點鮑魚的鮮香味。  第二口直接嘗蛋。  勺起時, 蛋經過獻汁的加冕, 鮮味不容至疑。  這口蛋僅有表面沾有獻汁而爾, 蛋本身的味道一點也沒有被奪走; 又香又滑, 而且勺起時像不用使力一般, 似有若無。  蛋中並沒有放其他東西 ( 我有點不喜歡蛋裡放很多東西; 蔬菜類像香菇、 銀杏、三つ葉…  還可以, 但像雞粒、 蝦仁、鳴門巻き等等, 影響味道之餘, 又不怎麼好吃)。  蛋面被我挖出一個洞後, “獻汁” 立即注入填補, 就這樣不知不覺的, 把整碗蛋全部吃完, “獻汁” 也能一直留到 (流到) 最後一口…  好吃, 真的好吃極了!

                                                                                    ...
16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托盤上的正前方有一個不銹鋼做的小盤網架, 師父做好的炸物就是要放在上面的。  從前不論吃 天ぷら 或 串揚, 都放在一張白紙上像要吸油 (原因當然不只這樣), 但放久了, 薄薄像蟬翼的麵衣反而會受潮而變得糊糊的。  比起紙, 炸物放在網架上因上下均可散熱, 較不容易潮濕。  此外, 食物被架高了, 在視覺上也較好看。  在網架的左邊, 有一個生菜沙拉, 沙拉沒有任何醬汁, 只有橘頭和塩昆布。  橘頭酸, 塩昆布有著海潮的鹹, 加上生菜的爽脆, 又簡單又清新。  在網架前面, 放了一個有著三個凹槽的小銀盤子, 凹槽内分別放了 檸檬、海塩 和 蘿蔔茸, 還有一個裝有 “天汁” 的小碗。

                                                                                        ...
天ぷらいろいろ
248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271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今晚合共吃了 25 件, 我把這裡能做 天ぷら 的食材通通都吃了。  味道很好, 一件與一件之間的上菜節奏也得宜, 有些是關西風特有的食材, 在關東店可能比較少機會接觸。

                                                                           ...
獅子唐
211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獅子唐, 全名: 獅子唐辛子。  唐辛子, 辣椒是也, 因頂端像日本獅子的頭髮而冠以獅子之名, 是人所共知的京野菜。  獅子唐不辣 (好運的話), 它常被用在爐端焼、 汁煮魚等菜肴之中。  炸獅子唐有一定的技巧, 辣椒的薄皮不能炸破, 因炸破後辣椒肉會迅速吸油, 吃起來很油, 影響口感。  今晚的炸獅子唐很好吃, 而且是 “ 孖條 ” , 為什麼呢?   如果大家有留意上面的相片, 不難發現, 其實每件 天ぷら 都是一口尺寸, 食材如果太大, 也會被切成兩段。  獅子唐體形細小, 一條的話, 稍嫌不足, 兩條就剛好一口了。

                                                                     ...
賀茂茄
17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賀茂茄 是京都夏天的代表性傳統野菜。  我們一般接觸的茄子都是長型的、 紫藍色的…  賀茂茄卻是深紫黑色, 很圓很圓, 尺寸和形態像極一個草地滾球。  賀茂茄肉質緊緻, 味道比其他茄子清甜, 而且不易潰爛, 一般會被人用在 田楽焼 等菜式之中。  今晚所吃的 炸賀茂茄 軟硬適中, 把它放進天汁中浸泡一會, 嘴嚼時忽冷忽熱, 吸了天汁的茄子外軟内甜, 眞想直接叫一碗白米飯送之 … 好吃好吃!

                                                                      ...

豐一郎 走了過來, 提起酒杯, 示意要和我喝酒, 還問我他推介的那瓶酒味道如何, 我便和他談起酒來; 字裡行間, 被他發現我對酒還認識蠻深的, 我便老實告訴他, 我有唎酒的小本事。  他瞪大眼睛, 口中發出 “ 啊 ~ 啊 ” 之聲 (日本人那誇張的表情 / 演技, 真能令人錯覺自己很厲害, 有看過 AV 的人一定會認同) 。

因餐房不大, 食客與食客間有很多對話交流的機會。  豐一郎 那誇張舉動, 引來食客們的興趣。  坐在 豐一郞 正前方, 有兩對客人 (一對日本人和一對香港人), 他們談笑風生之際, 其中一位問我, 什麼酒最好喝呢?   我想了想, 回答道: “ 沒有最好喝的酒, 因為每一個人喜歡的都不一樣, 此外, 還得看你配什麼來喝。”   她對我的答案看來還滿意, 並告之她身旁的一對日本人。  之後, 大家就聊了起來。 日本人很有禮貌, 在大家都交換名字以後, 我知道了這位日本朋友姓「伊藤」。  這個時候, 豐一郞 走了過來, 驕傲地說: “ 伊藤先生是一位設計師, 我這裡就是它的設計的! ”   我 “ 啊 ” 了一聲, 並向 伊藤先生 報以一個真誠的微笑 ( 真不敢相信自己這麼幸運, 能在這裡巧遇其設計師)。  之後我問豐一郎道: “ 我剛剛還想問你為什麼你的餐房都沒有牆角, 牆壁盡處都是圓弧的, 有什麼意思嗎?”   “ 你問他啊! 我怎麼知道!” 他俏皮的説。  各人的目光都落在 伊藤先生 身上。  伊藤先生不慌不忙, 淡淡地說: “ 我怎麼知道!  你問我的部下吧!”  大家哈哈大笑, 氣氛盡是和諧。

                                                                         ...
舞茸
143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豐一朗 從身下的櫃子裡取出一盒寫著【雪国まいたけ】的東西上來, 我一看, 知道他要炸菇給我吃了。 まいたけ - 舞茸, 是日本一種很珍貴的菇類。  野生舞茸聽說只生長在一種樹的樹腳部分, 不但不好找, 而且採摘困難。  有傳舞茸以前是供品, 其價值好比銀子般珍貴, 據說如有幸找到的話, 採摘者高興得手舞足蹈, 舞茸的名字由此而來。  也有人説 舞茸 含有毒性, 不能生吃, 生吃後毒發時, 吃者也會手舞足蹈, 舞茸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亦有人説, 舞茸的長相像飛舞中的蝴蝶, 舞茸的名字亦由此而來… 眾説紛云。  但無論怎樣, 對我來說, 今晚的炸舞茸, 外脆内軟, 往天汁裡一浸, 入口有著極濃郁的菇味… 好吃!

                                                                         ...
よもぎ麸
15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舞茸吃畢, 豐一朗 又從櫃子裡取出一塊墨綠色的長盒狀東西。  有些食客沒有見過, 紛紛站起觀看。 又問師父這是什麼來著。  豐一朗 一直説 “ Tofu , Tofu!”, 但客人臉上那懷疑的表情顯然不滿意他的答案。  最後, 豐一朗 快步進了廚房, 一位説中文的師父出來說: “ 這是麵根 ”, 大家才 “ 啊 ~ 啊 ” 聲大作。  不錯, 這墨綠色的長盒狀東西, 中國人叫麵根, 日本人稱作: 【麸】。  由小麥粉混合塩水做成, 是日本古時素食的修憚僧人的重要蛋白質來源之一, 在京都歷史悠久。  麸的種類和形態很多, 長條、 球狀、 方塊、 甚至花形也有; 也可加入不同的其他材料令其顏色改變。  普通的麸是淡黃色的; 加入黑胡麻後, 製出來的麸就變成灰色。  像今天的墨綠色, 就是加了よもぎ

よもぎ, 艾草也。  香港人應該不會陌生, 我想大家去長洲、 大澳時都有吃過茶果, 有種綠色的茶果, 就是在搓糯米粉時加入了艾草的汁液。  不要看它外表深綠色, 以為其味道濃郁, よもぎ麸 沒有明顯的艾草味道。麸這種食品我也不覺得特別好吃, 但它卻是京料理中不可缺少的食材。  把它做成 天ぷら, 口感像吃著不黏的年糕。  建議沾塩吃, 其餘韻比沾天汁吃來得更長。

                                                                              ...
馬糞海胆
21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師父將馬糞海胆用海苔捲成手卷狀, 放入油中炸至外表堅硬, 拿出來後用刀從中切開, 上面放一小撮山葵, 滴上小量醬油後遞上給我, 並告訴我不用再調味了。  我一口吃之, 果真外脆内軟。  海胆溫暖, 味道鮮美, 又有山葵的甜作點綴 … 好吃。

                                                                           ...
稚鮎
195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豐一郎 問我吃飽了沒有, 我搖搖頭, 説: “ 你還有什麼好吃的東西? 盡管拿來好了。  ” 他想了想,説: “喔!  還有一樣給你吃!”  並立刻跑進廚房。  出來的時候手上拿了一個小鐵碗, 裡面放了很多冰塊, 還有一條小魚。  我站起來仔細的看了一眼, 馬上叫了出來: “ 是 稚鮎! ” (有關 稚鮎 的介紹, 請參考我以前的食評: 稚鮎.人生)  他點頭道: “ 你還認識滿多的!”   忽然!  鐵碗裡的 稚鮎 跳了一下。  之後躺在鐵碗的冰塊上, 一動也不動了。  我驚叫道: “ 居然是活的!”  豐一郎 笑了笑, 把活活凍僵的 稚鮎 撲上一層薄薄的粉; 之後, 抓住他的尾巴, 往粉漿裡一浸, 立即掉進油鍋裡。  不一會, 豐一郎 把炸好的 稚鮎 往我的鐵網上一放, 我二話不說, 立即把魚吃掉。  魚肉很滑很柔軟, 也感覺不到骨頭, 只有內臟的部份有一點甘苦之味。  不能說很好吃, 但絕對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在香港, 活的 稚鮎 我還是頭一次看到。

                                                                                   ....
もち天
14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 這個你一定沒吃過! ”   豐一朗 邊説邊在我的鐵網上一粒圓得像 “ 魚蛋 ” 的東西。 “ 這是什麼? ” 我問。  一邊放入口, 小心翼翼地把那粒 “ 魚蛋 ” 咬開一半。  一看之下, 原來是 紅豆もち。  紅豆偏甜 ( 個人覺得甜品就是要甜 ), 可惜皮很薄, 所以沒什麼口感。  但整體來說, 還是外脆內軟, 而且非常特別。  “ 好吃嗎? ” 豐一朗 問我。  “ 不錯喔! 是關西特有的嗎?”   我好奇地問。  他沒有回答。  過了一陣子, 他跟我說, “ 關西人比較喜歡団子吧! ” 我笑了笑, 説: “ 我認為在座的各人都喜歡。”

                                                                                   ....
天茶
15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 這裡有天井?  還有天茶?  你比較喜歡哪一個? ” 豐一朗 問我。 我想, 天茶比較清爽; 吃了這麼多油炸的東西, 還是喝點茶比較好。 “ 我選天茶, 但請你告訴我 天ぷら餅 裡面有什麼材料, 可以嗎?” “ 有小柱、 蝦肉、 蠶豆 和 人參 (紅蘿蔔) 。”  他回答道。

過了半晌, 侍應小姐端來一個茶壺和一小碟漬物。  與始同時, 豐一郎遞上一碗白飯, 上面放有一塊 天ぷら餅 和一條 炸海苔。  我拿起茶壺, 把茶慢慢注入碗中。  白色的碗襯托著淡綠色的茶…  剎是好看。豐一朗 又走了過來, 俏俏地着天ぷら餅上加上一小撮山葵, 説: “ 更好吃! ”   我連聲道謝, 把山葵和綠茶混合, 捧起飯碗, 呼嚕呼嚕的吃了起來。  天ぷら餅 和 炸海苔 吸收了綠茶後變得的柔軟, 山葵獨特的氣味混合著淡淡茶香, 滿足了我的嗅覺。  外軟内脆的炸餅、 飽滿的米飯、 新鮮的山葵, 在口中繾綣… 很好吃。

                                                                                        ....
六十餘洲 大吟醸
17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今晚喝的是 豐一郎 推介的這瓶名為【六十餘洲】的大吟醸。 由位於長崎縣的【今里酒造】 所釀造。 今里酒造 是一間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小酒蔵。  據說, 古代的日本, 被分割為64個大大小小的州郡, 六十餘洲 就是指全日本的意思。

吃刺生壽司, 我會配 純米吟醸 或 純米大吟醸; 吃 天ぷら 的話, 純米吟醸的淡雅反而會被覆蓋。  所以我選擇加了 釀造酒精 的 大吟醸 來配合味濃的炸物。  今晚的酒, 以100%山田綿釀造, 精米步合為 38%, 因加添了釀造酒精, 所以酒精度較高 (有17%)。

【六十餘洲】大吟醸, 色澤如水般清澈, 有著隱約花香, 淡淡的, 不太明顯。  淺嚐一口後, 發現甜味只屬中等, 酸味也不高, 但酒精度卻十分特出, 這是因為添加了釀造酒精的關係。  酒體屬厚身, 餘韻中長, 酒味不至於一瞬即逝。  吃炸物, 配以厚身和酒精度稍高的酒, 可更有效去除殘留口腔中的油膩感, 餘韻較長也能達到清味蕾的作用。  今晚這酒, 是一瓶可襯托起其他食物之餘, 同時又可提升整體味道的佳釀。

題外話/補充資料: 在一宝, 吃晚餐是種享受, 和諧的氣氛、 細心的服務、 美味的食物, 都讓客人有親切的感覺, 儘管是像我這般初次光顧的新客人, 或是識途馬。 今晚我的一人晚餐, 嚐盡關西風 天ぷら 的美味之餘, 還有緣認識了坐在我旁邊的美麗律師小姐 和 她那高貴健談的母親, 如果倆位也有緣看到此食評, 容我將這段快樂的回憶, 以此文留作記念。 祝您們身體健康!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5-07-29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