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7
0
等級3
27
0
2015-07-20 3529 瀏覽
如今的東大街,食肆林立。今次過嚟嘅主要目標喺近期被推介嘅小食 - 無骨雞翼。但雞翼不能當正餐,所以要搵間餐廳正正經經食個飯先。本來想去粥棧小廚,無奈佢生意太好,full book。見太爺雞仲未係好多人,遂坐低。舊式酒樓風格。雖然我哋坐低時全場仲有一半位吉住,姐姐都係好有禮貌咁安排我哋同另外兩位客人搭枱,笑盈盈地解釋話“禮拜五晚,體諒下”。對面搭枱嘅兩位客人似乎頗熟路,一坐低就即刻order半隻太爺雞。我哋亦效仿。傳統中式酒樓嘅份量通常比較大,我哋二人亦唔敢叫太多,驚會浪費,半隻太爺雞 + 一碟蒸勝瓜,搞掂。太爺雞嘅賣相都唔錯。醬汁應該係自己調製嘅,味道特別,仲食到陣陣陳皮香。其實齋醬汁已夠,薑蔥完全係多餘。至於喺香港食到嘅雞,你不能要求太多。蒸勝瓜賣相同我想象中有出入。呢度係將勝瓜切片,然後將所有材料 - 蝦米,粉絲,勝瓜撈埋一齊蒸。上碟時一片狼藉,所以無影佢張相,費事影響各位食家對呢道鎹嘅印象。勝在味道都OK。做法同味道都跟足傳統法則 - 多油先好味。埋單後姐姐俾返找續。我照舊攞返所有嘅找續,諗住已經加一,無需再多俾服務費。姐姐似乎三番四次想收回找續皮夾,好在我手快。走出店鋪,先知原
更多
如今的東大街,食肆林立。今次過嚟嘅主要目標喺近期被推介嘅小食 - 無骨雞翼。但雞翼不能當正餐,所以要搵間餐廳正正經經食個飯先。

本來想去粥棧小廚,無奈佢生意太好,full book。見太爺雞仲未係好多人,遂坐低。

舊式酒樓風格。雖然我哋坐低時全場仲有一半位吉住,姐姐都係好有禮貌咁安排我哋同另外兩位客人搭枱,笑盈盈地解釋話“禮拜五晚,體諒下”。

對面搭枱嘅兩位客人似乎頗熟路,一坐低就即刻order半隻太爺雞。我哋亦效仿。傳統中式酒樓嘅份量通常比較大,我哋二人亦唔敢叫太多,驚會浪費,半隻太爺雞 + 一碟蒸勝瓜,搞掂。
太爺雞
10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太爺雞嘅賣相都唔錯。醬汁應該係自己調製嘅,味道特別,仲食到陣陣陳皮香。其實齋醬汁已夠,薑蔥完全係多餘。

至於喺香港食到嘅雞,你不能要求太多。

蒸勝瓜賣相同我想象中有出入。呢度係將勝瓜切片,然後將所有材料 - 蝦米,粉絲,勝瓜撈埋一齊蒸。上碟時一片狼藉,所以無影佢張相,費事影響各位食家對呢道鎹嘅印象。勝在味道都OK。做法同味道都跟足傳統法則 - 多油先好味。

埋單後姐姐俾返找續。我照舊攞返所有嘅找續,諗住已經加一,無需再多俾服務費。姐姐似乎三番四次想收回找續皮夾,好在我手快。走出店鋪,先知原來間鋪係無收加一。唔怪得姐姐啱先不斷想收返啲散紙喇。既然係咁,我就俾低約10%嘅錢喺門口個tips箱。只是有點奇怪點解佢哋要咁做。

可能真係生意難做吧。傳統酒樓業喺香港日漸式微,鋪租貴,運營複雜,工作時間長,仲邊有人願意做?取而代之嘅係遍地開花嘅甜品鋪同雪糕店。

OK。今日,我都算支持咗一次傳統行業,心安。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5-07-17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90 (晚餐)
推介美食
太爺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