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54
19
等級4
681
2
2010-12-30 68 瀏覽
這次的食評應是聖誕日的。不知道是否因為西方節日的關係,客人不多,可以直接入座。良久沒有到富貴人之地--港島。今次聖誕節,沒有在扒房渡過,因為實在不喜歡人多的地方,所以唱唱反調,到西環德記潮州菜館吃個晚飯。鵝片,沒有吃。因為家人一直在說「鵝很毒」,我不明所以,但長輩說的話,總要聽。何況自己一個也吃不下整碟鵝片。中式牛柳,傻傻的在潮州菜館點了一個廣東菜。牛柳軟軟,汁的味道與其他食肆沒有分別,不需要特別一試。梅子蒸烏頭,本來以為是用錫紙包住的那種,誰知原來是普通的用碟子盛著原條上。叫錯了!用鍚紙包住的是「燒烏頭」,大家要注意下囉。味道也是普通的,魚肉沒有梅的味道,就是普通的「蒸烏頭」罷了‥‥可能要「燒」要比較好。瑤柱雜菜煲,反而這個值得一提,因為份量真的很多,而且味道清淡,沒有其他酒家的「師傅」過多的情況。九肚魚肉碎粥一碗‥‥‥這個我不夠資格說好不好吃,因為很少到潮州菜館吃粥的。這個粥,不像粥!要說的話,「泡飯」較為貼切。而且,「見肉碎不見魚」。不值一吃,下次有機會可以試試蠔粥,看似多料一點。P.S. 不到西環一陣子連德記的位置也搬了,原本的位置已經變成了上海食肆。
更多
這次的食評應是聖誕日的。

不知道是否因為西方節日的關係,客人不多,可以直接入座。


良久沒有到富貴人之地--港島。今次聖誕節,沒有在扒房渡過,因為實在不喜歡人多的地方,所以唱唱反調,到西環德記潮州菜館吃個晚飯。鵝片,沒有吃。因為家人一直在說「鵝很毒」,我不明所以,但長輩說的話,總要聽。何況自己一個也吃不下整碟鵝片。

中式牛柳,傻傻的在潮州菜館點了一個廣東菜。牛柳軟軟,汁的味道與其他食肆沒有分別,不需要特別一試。

梅子蒸烏頭,本來以為是用錫紙包住的那種,誰知原來是普通的用碟子盛著原條上。叫錯了!用鍚紙包住的是「燒烏頭」,大家要注意下囉。味道也是普通的,魚肉沒有梅的味道,就是普通的「蒸烏頭」罷了‥‥可能要「燒」要比較好。


瑤柱雜菜煲,反而這個值得一提,因為份量真的很多,而且味道清淡,沒有其他酒家的「師傅」過多的情況。


九肚魚肉碎粥一碗‥‥‥這個我不夠資格說好不好吃,因為很少到潮州菜館吃粥的。這個粥,不像粥!
要說的話,「泡飯」較為貼切。而且,「見肉碎不見魚」。不值一吃,下次有機會可以試試蠔粥,看似多料一點。

P.S. 不到西環一陣子連德記的位置也搬了,原本的位置已經變成了上海食肆。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