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7-19
79 瀏覽
忙了一輪,又有一些時間寫一寫食評了,希望大家多多賜教。如果沒有上openrice,我想我都唔會去這一間食店,和很多下面的食家一樣,我已經住在附近很久了,由以前上學每天都行過這店到現在間中行過,都完全不會被這店的外貌和在門外見到的食物吸引到入去,這店給我的印象只是在學校時老師說如果下午趕時間可以到這店食然後趕回學校,說明的只是一間”快食店”,之後行過見到門外的兩餸飯和價錢(一兩年前),到了近來在上午行過時見店的門長關了,心中還以為已經關了店,點知看看openrice才知道這間很多時都會行過的店只是沒有做下午時段而只有做晚飯時間,還沒有做兩餸飯了,是否專心只做晚飯時段就不得而知,不過既然下面這樣多資深的食家食過都說ok的話,就抱住這樣的心情去訂位了。其實我心中想這些近似富記的店子需唔需要訂位呢??很少這些類似老式小店是需要訂位的,不過看到下面有些食家說六時多一些去都差不多沒有位時,只有硬著頭皮去訂位了,訂位時說是六點半,但回覆說不如叫我們六時來,半個小時沒有所謂呢,只是心中想是否真是這樣多人來的呢,好像一些大酒樓要分兩段時間??算了吧去到食飯當日慢慢行去這店了。珠江酒家是在荔枝角道和白揚街
如果沒有上openrice,我想我都唔會去這一間食店,和很多下面的食家一樣,我已經住在附近很久了,由以前上學每天都行過這店到現在間中行過,都完全不會被這店的外貌和在門外見到的食物吸引到入去,這店給我的印象只是在學校時老師說如果下午趕時間可以到這店食然後趕回學校,說明的只是一間”快食店”,之後行過見到門外的兩餸飯和價錢(一兩年前),到了近來在上午行過時見店的門長關了,心中還以為已經關了店,點知看看openrice才知道這間很多時都會行過的店只是沒有做下午時段而只有做晚飯時間,還沒有做兩餸飯了,是否專心只做晚飯時段就不得而知,不過既然下面這樣多資深的食家食過都說ok的話,就抱住這樣的心情去訂位了。
其實我心中想這些近似富記的店子需唔需要訂位呢??很少這些類似老式小店是需要訂位的,不過看到下面有些食家說六時多一些去都差不多沒有位時,只有硬著頭皮去訂位了,訂位時說是六點半,但回覆說不如叫我們六時來,半個小時沒有所謂呢,只是心中想是否真是這樣多人來的呢,好像一些大酒樓要分兩段時間??算了吧去到食飯當日慢慢行去這店了。
見很多的食評都有叫這一尾食物,來到唔叫好像對自己唔住似的,一來到見到這店的食物都是偏向大碟的,炒得金黃色的鵝腸放在大量的大豆芽的上面,單是鑊氣已經是十足十了,再望一望鵝腸們和一般街外食的有些大同,因為其他地方食得絕大部分已經清除了鵝腸內的肥膏,但珠江酒家沒有這樣做,真是老式的煮法,當然立即夾一條來試試,食落和外面的鵝腸是兩個感覺,外面食的就算煮得幾爽口感覺都好像一條橡筋,但這店的鵝腸絕無這種感覺,除了外表爽脆這一點外,最重要是配上了內面甘香肥膩的脂肪,一咬滿口就充滿了微甘帶香的鵝腸味,這樣味道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食過了,配上下面的芽菜來食真是一絕,若是健康來說真是零分了,但味道就是一百分的,正。
眼看蝴蝶腩不知道是什麼,其實就是外面常說的崩沙腩或是爽腩。但用勝瓜來煮又是外面比較少食到的,來到時見到整碟都是蝴蝶腩放在一些勝瓜的上面,每一件的蝴蝶腩都差不多有爽喉一齊的,食落牛腩雖然不是太稔但入面都幾入味但沒有牛膻味,而且旁邊的爽喉就十分之爽口和彈牙,食牛內臟最喜歡就是食到這些感覺,下面的勝瓜吸收了湯和上面牛腩味變得十分之爽口入味,用白湯煮這個食物令本來都有少少肥膩的食物增加不少的清新感。
見下面食評說這一個都可以就叫來試試,不過都和其他地方食蒸類食物一樣,要等了一段時間才到的,來時賣相就似平時人家的北菇蒸雞,但顏色方面就是偏向黃色,而且還有一陣陣的酒香味,雖然是蒸了一段長的時間但食落雞肉都幾滑唔鞋,還送上了陣陣的黃酒香味,但敗筆就是沒有太多肉食可以選擇,好像只有雞頭雞尾的,算是了這個食物的不足。
富記的炒勝瓜就只有勝瓜和鮮魷,這裡的就多了洋蔥作為配料,而且還用了蝦醬來炒的,食落勝瓜處理得剛剛好不會炒到出晒水,洋蔥十分爽口而鮮魷就十分鮮味,配上蝦醬就十分之惹味,唔洗好像平時食鮮魷要點蝦醬已經夠咸。送飯一流的選擇。
這些價錢都知道班球就是龍利柳,賣相看見都炸得十分之金黃,下面就托著一些的生菜,食落龍利柳都炸得十分之香口,入面的肉也十分入味,不過就味道來說就偏咸了一些,想必是落豉油時重手了一些,又是老香港的煮法,可能上一代廚師的煮法都是這樣的。
這店完全是六七十年代式的食店,食物的味道偏重而且食物還保留了重脂肪、重油和重材料的煮法,食物的種類都是一些普通酒樓沒有舊香港種類,而且食物的份量都是大大碟的,童叟無欺。喜歡舊式老香港人士應該會食得十分之開心。
食店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人來,說話有時都幾嘈雜,店內又是細細的更加應聲,但喜歡此道者反而覺得這些才有氣氛,更有一種地道親切的感覺。而見看來食店都是家庭式的經營,全家出動來幫手,但始終有人手不足的情形出現,有時食物由廚房出來後很久都沒有人送到枱上,也見到伙計們十分忙碌的情況出現,所以在店外看見已經要請人做樓面了,不然真是應付不了大量的人客。
想要健康或是食環境我想不是太適合了,但如果想試下一些六七十年代舊香港的傳統食物,珠江酒家是其中一個選擇。
(P.S. 記得訂位呀!!!!!!!!!!!!!)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