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18
8
等級4
2012-11-06 77 瀏覽
近期實在太忙了, 回到家中吃過飯洗過澡, 已沒多餘的私人時間, 難得這天可以早點離開, 其實已較實際下班時間晚了, 可以準時赴約。 這二人飯局早於半個月定下, 預料到店家有一定的人氣, 訂座絕對是穩當之的做法。 從人頭湧湧的彌敦道, 走到金馬倫道的盡頭, 便見這家帶著歐陸風情的小餐館, 佔地不大, 在外面幾乎將店內的環境看真, 長形的佈局, 前中後三段的裝飾佈置都不盡相同。 近門口正是酒吧所在, 面對著繁華熱鬧的街道, 經過一天辛勞的工作後, 下班後相約三五知己相聚, 把酒談歡, 輕鬆快活。 再走入便是用餐區, 用色偏好低沉, 啡啡黑黑的, 配合那帶有磁磚感覺的牆身, 一盞盞中空的大圓吊燈, 不經意流露出一絲古典風情, 華麗在骨子裡, 沒刻意要炫耀出來, 在微暗的燈光和醉人的音樂襯托下, 更添幾分浪漫情調。 最入處的VIP房, 佈置成玻璃小屋似的, 大班人到來大可盡歡過夠, 有屬意自己的獨立空間。餐廳以地中海菜作主打, 集合歐洲多國的地道風味, 意大利、西班牙、法國菜式都會找得到, 特意精挑地道的食材, 但當中最力推的, 就非海鮮莫屬, 餐牌上不難發現處處都是魚類和貝殼類的配搭。 難得
更多
近期實在太忙了, 回到家中吃過飯洗過澡, 已沒多餘的私人時間, 難得這天可以早點離開, 其實已較實際下班時間晚了, 可以準時赴約。 這二人飯局早於半個月定下, 預料到店家有一定的人氣, 訂座絕對是穩當之的做法。
4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從人頭湧湧的彌敦道, 走到金馬倫道的盡頭, 便見這家帶著歐陸風情的小餐館, 佔地不大, 在外面幾乎將店內的環境看真, 長形的佈局, 前中後三段的裝飾佈置都不盡相同。 近門口正是酒吧所在, 面對著繁華熱鬧的街道, 經過一天辛勞的工作後, 下班後相約三五知己相聚, 把酒談歡, 輕鬆快活。 再走入便是用餐區, 用色偏好低沉, 啡啡黑黑的, 配合那帶有磁磚感覺的牆身, 一盞盞中空的大圓吊燈, 不經意流露出一絲古典風情, 華麗在骨子裡, 沒刻意要炫耀出來, 在微暗的燈光和醉人的音樂襯托下, 更添幾分浪漫情調。 最入處的VIP房, 佈置成玻璃小屋似的, 大班人到來大可盡歡過夠, 有屬意自己的獨立空間。

餐廳以地中海菜作主打, 集合歐洲多國的地道風味, 意大利、西班牙、法國菜式都會找得到, 特意精挑地道的食材, 但當中最力推的, 就非海鮮莫屬, 餐牌上不難發現處處都是魚類和貝殼類的配搭。 難得價位未算高不可攀, 就以四道菜晚餐為例, 包頭盤、湯、主菜和甜品, 只由$228起, 陣容如此豐富, 以這矜貴的地段來說, 已是合理得沒話說了。

安頓好後, 侍者便有禮地問及需否點些有氣礦泉水, 表示過只要杯暖水便可, 難得見侍者表情沒太大異樣, 依然熱情地向我倆作出推介。 套餐份量不小, 其中頭盤和主菜更備有五六款的選擇, 但碰巧想吃的都在散點之列, 沒限時還檯的壓力下, 更放肆地慢慢細選。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落單後不久, 便送來一籃麵包, 以小餐毛墊著, 賣相討好。 細看之下非數片白麵包充數, 款式足有三款, 這型和味道各具特色, 帶濃厚的歐式風情, 低油低鹽, 味道樸。 最先嚐原味像法包那種, 外皮鬆脆, 帶著不低的韌性, 散發出麵粉的甜香, 很原始
, 包心軟綿卻不失彈力, 輕按下去瞬即回彈起來。 另一款同切成厚件的全麥包帶著麥香, 皮相對柔韌一點, 愈嚼香氣愈是透出來, 組織細密, 夾雜少量穀粒, 更富咬感, 心理上覺得健康輕怡一點。

數到最有吸引力的可算是那兩條麵包條, 彎彎曲曲的, 賣相滿有新鮮感, 純白的長條帶點微燶的痕跡, 乍看以為會有份脆口感覺, 實是香軟煙韌, 一點也不死實乾硬。 麵包雖美, 但如果有美味的伴醬點綴, 相信會是錦上添花。 兩種醬料以純白的小焗盎盛著, 的骰可愛, 軟牛油看起來一片平滑, 輕輕一刮, 不用太用力已均勻地抹在包上, 隨即嚐到一份潤澤, 如絲般軟滑, 微微的咸味沒蓋過牛油的芳香。 肝醬柔滑咸香, 那內臟衍生的羶香不算太濃重, 滲出香料味道, 黏稠的質感更能依附在包面, 記憶德國餐廳ludwig也有相像的醬, 相比之下後者味道更勝一籌, 但以免費的餐前包來說, 有這樣的質素和配套, 已是無所挑剔了。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Tapas拼盤($168)讓食客從12款小食當中, 隨個人喜好左拼右湊, 組合成屬於自己的小拼盤, 我這類心多多之士自然大為樂透。 西班牙煙腸帶著中國或是葡國臘腸的影子, 經過長時間的風乾醃製, 入口煙韌帶嚼勁, 然而肉質不會過乾, 脅回爽脆感, 藏著不少透明的脂肪層, 滿咀油香, 早跟番茄、香草拌炒過, 香濃惹味, 味道很變化, 微辣又帶點酸味, 煙燻香氣突出, 用來佐酒絕對適合不過。
4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除肉食外, 也喜見多款以海鮮為主角的小吃, 香草些厘酒煮鮮蜆雖只數隻, 但算很大隻肥美, 肉質爽甜鮮嫩, 不會空得咬感而欠缺鮮味, 甚至帶腥味, 清洗過程細緻, 沒咬到沙粒, 那香草和蒜頭香氣早已融入蜆內, 味道鮮活。
2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酥炸馬介休薯蓉球跟葡式欖形的不一樣, 反像日式的吉列薯球, 外層沾過麵包糠再經酥炸, 香脆乾身, 脆皮之下的薯肉很綿滑, 甘甜味猶在, 混著洋葱和一絲絲的馬介休魚肉, 跟薯肉交纏, 咸香味得宜
, 不致濃重得難以入口, 加重負擔, 跟那比沙律醬細滑卻少點油膩感的蛋黃醬, 十分匹配。
3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大家不約而同表示想吃蝦, 鹽燒和香蒜之間, 最後要以「包剪揼」的方式來決定, 勝出的剛好是我心水的香蒜炒海蝦。 蝦身早已去殼, 只留下蝦尾的部份未去除, 這樣反更美觀, 個子不小, 吃起來更富咬感, 爽彈細緻
, 以番茄和香蒜爆炒後, 鮮味沒白白流失, 仍嚐出原有的甜香。
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雖然tapas已選了蝦和蜆肉, 但仍覺得意猷未盡, 心知這位同事酷愛海鮮, 香草牛油焗法國田螺($72)應該很合意吧? 一客六粒的法國蝸牛被填在純白小砵的細孔之中, 收口位塗了一層薯蓉, 令內裡的水份不至於被抽乾。 砵仔乍看有點高身, 實只是錯覺, 薯蓉只薄薄的舖面, 螺肉個子比港式田螺稍大, 質感較軟腍, 別看一副烏卒卒的樣子, 泥味不算濃烈, 甘甜味挺突出的。 香草和牛油一向合作無間, 用作焗海鮮更是一流, 只是那香氣僅留於表面, 未能跟螺肉產生太強的化學作用。 反而薯蓉做得不俗, 綿滑充滿牛油香, 不會過份粉腍。
1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很少機會在選主菜時會這樣猶豫不決, 遲遲未能下決定, 只因配搭新鮮且別出心栽, 最終選出乾果脆皮羊柳($198), 最合我倆這羊癡的心意。 觀乎賣相頗像牛柳,厚切之下層次更為豐富, 周邊燒至微焦香口, 肉汁都被緊鎖在內, 只是搞不明白為何跟脆字扯上關係。 成熟度拿捏準繩, 正是半生不過熟, 中心呈鮮嫩的粉紅色, 肉質細滑, 少點脂肪層, 卻不會乾鞋難嚼, 絲毫不覺老化, 置面的乾果粒乾身有幾分煙韌, 淡淡的甜味更襯出肉香。預期中的羊羶味慢慢滲出, 個性獨特, 如欠缺這羶香的話, 怎會像在吃羊呢?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刻意沒點飽肚的澱粉類, 生怕會錯過精彩的甜品環節, 焦糖布甸和疏乎厘是大路之選, 但偏偏又想吃得另類, 焗朱古力布甸伴玉桂雪糕($55)將朱古力和玉桂拉在一起, 很好奇想知道效果會是怎樣。 聽名字自然聯想到流心系, 實情只是焗朱古力蛋糕, 組織鬆軟綿密, 撲鼻而來一陣可可濃香, 絕非低檔的味道, 甘醇實在, 倒像ugly chocolate cake似的。 玉桂味道獨特, 幽香處處, 既有印式香料的辛香, 又帶點回甘, 卻沒得到很多人的歡心。 用於甜品之上, 往往跟生果好像蘋果、香蕉擦出不少的火花
, 反而襯上純朱古力, 一點也不突兀, 冰滑的雪糕散發出玉桂香, 清幽淡雅, 跟奶味融和, 展現出一份甜美。

總覺得自己貪吃的程度一天又一天地增長, 也不介意多花費於吃身上, 同事相對不如我講究, 這頓平均每人三百大元, 要她這麼豪實有點不好意思, 但正如她所說, 偶然一次盡情享受一下, 也沒不妥。 重要的是, 氣氛跟食物質素都令人稱心滿意, 予我倆一個美好的回憶。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