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05-20
20 瀏覽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五日時間:晚上六時地點:北京王府水餃人物:我、他食物:鮮肉津菜餃、胡瓜豬肉餃、手絲扒雞飯、雞絲拉皮中國地大物博,南北飲食習慣與文化自古有異,南方以大米為主食,北方則以包點、餃子、麵食等為主糧。在香港,除了鹿鳴春外,能供應正宗京菜的館子已經所餘不多,難怪阿蘇對此店如此「瘋狂」,大讚美味。在北京王府水餃的確能品嚐相對正宗的京式食品,如豌豆黃和爐打滾等,都是傳統的老北京小點,畢竟館子是由京人開設,保留點點的傳統風味。作為南方人,能有機會嚐嚐京味兒的確難得,同行友人自小在北方長大,以為在香港可一嚐久違了的京式口味,可惜的是,京式南渡不免被粵味「污染」。由於餃子是北方人的主糧,為求滿足口胃,餃子皮通常比南方的水餃和雲吞皮都要厚,並加入如蓬灰等鹼性物質,以增加筋性及去其酸味,因此,厚身而彈牙的餃子皮為之上品。北京王府的餃子可能為了配合港人口味,餃子皮桿得薄而軟,失去了應有的韌性,少了點北京風味。在餡料方面,津菜和胡瓜均屬清淡蔬菜,因此兩款餃子的味道並沒有太大的分別。或許,我應該品嚐兩種極端口味的餃子,如九菜和津白;又或許,館子應該有能力將各款不同的餃子做出不一樣的味兒來,而且
時間:晚上六時
地點:北京王府水餃
人物:我、他
食物:鮮肉津菜餃、胡瓜豬肉餃、手絲扒雞飯、雞絲拉皮
中國地大物博,南北飲食習慣與文化自古有異,南方以大米為主食,北方則以包點、餃子、麵食等為主糧。在香港,除了鹿鳴春外,能供應正宗京菜的館子已經所餘不多,難怪阿蘇對此店如此「瘋狂」,大讚美味。
在北京王府水餃的確能品嚐相對正宗的京式食品,如豌豆黃和爐打滾等,都是傳統的老北京小點,畢竟館子是由京人開設,保留點點的傳統風味。作為南方人,能有機會嚐嚐京味兒的確難得,同行友人自小在北方長大,以為在香港可一嚐久違了的京式口味,可惜的是,京式南渡不免被粵味「污染」。
由於餃子是北方人的主糧,為求滿足口胃,餃子皮通常比南方的水餃和雲吞皮都要厚,並加入如蓬灰等鹼性物質,以增加筋性及去其酸味,因此,厚身而彈牙的餃子皮為之上品。北京王府的餃子可能為了配合港人口味,餃子皮桿得薄而軟,失去了應有的韌性,少了點北京風味。在餡料方面,津菜和胡瓜均屬清淡蔬菜,因此兩款餃子的味道並沒有太大的分別。或許,我應該品嚐兩種極端口味的餃子,如九菜和津白;又或許,館子應該有能力將各款不同的餃子做出不一樣的味兒來,而且,隨意的包餃子手法實在叫人不感恭維,不是要求小籠包和蝦餃的標準十三摺,但至少也應該讓客人感受點誠意吧!手絲扒雞飯和雞絲拉皮的雞是雞塊兒,沒有絲條的感覺,味道不但比不上內地的小肥羊,甚至勝不過一般普通食店,一試當然無妨,但肯定無法讓客人再三回味!
阿蘇是個老香港,大豎姆指實屬無可厚非,作為南方人或許值得一嚐,但自小在北方長大的同行友人,卻大喊風味缺缺。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