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6
3
招牌菜
今天到金滬庭吃午飯,才知他下星期結業,未知是否生意利潤大不如所致。我看見當天是星期五午飯,顧客亦不少。實在很可惜它結業,因為它的小籠包很不錯,菜飯亦美味;附近有酒店,我看見有外國人喜歡它的食物,也是這區具代表中國菜館。對着大門梯級的中國晝,側旁的大笑佛亦具中國特色。希望它不要結業,或可在附近找個面積小點地方再經營,這樣便可減少成本。〔一個西環居民的心聲〕
繼續閱讀
勁遲「收工」, 朋友們話要同我補祝生日, lunch 由我話事去食小籠包 附近只有呢度好坐一點, 加上印象中食過一次將軍澳店 (見 http://www.openrice.com/restaurant/commentdetail.htm?commentid=81544) 覺得不錯, 一行 5 人又0黎試試山道呢間. 叫了好多0野食的午市 4 人套餐 share, 可自選兩碟冷盤, 3 款點心類, 一款麵食類, 一款湯類及一款甜品, 仲有必選的「清炒時菜」一碟:- 鎮江肴肉: 鮮味 ok, 淅醋幾香又夠味, 不錯.- 雞絲粉皮: 少雞絲多(0鞋身)粉皮, 仲有切得幼細的爽口青瓜, 落的唔係麻醬而係杰杰的花生醬, 朋友 R 話帶點食早餐 feel, 哈哈... 花生味好濃, 不過感覺真係怪怪0地.- 小籠包: 雖然肉餡鮮味一般, 但十分熱辣, 湯汁夠多, 皮厚度剛好, 呢個不錯.- 三鮮鍋貼: 大家都好想知係邊「三鮮」, 不過我只食到餡料係一般新鮮的京蔥及豬肉... 底部十分(火農), 層皮厚得不能接受, 又硬又實, 呢個唔掂!- 北京水餃: 呢個食0左都唔記得...- 上海炒年糕: 大家異口同聲話佢好淡口, 「一定係唔記得落調味」, d 年糕十分腍 bad bad, 應該係年糕本身質地差云云, 我絕對同意; 配料係「粗炒」0野, 油溼溼, 無喱鑊氣又無喱味道, 唔好食.- 砂鍋雲吞雞: 全餐最好食的, 雞湯熱辣辣, 味道濃甜, 雲吞幾鮮味, 我好唔客氣咁添飲了兩碗! - 擂沙湯圓: 層皮好煙韌, 麻蓉餡好流沙, 可惜甜而不香; 黃豆粉就有等於無, 都唔「黐」0既!仲有散叫的豆沙鍋餅, 不過呢個幾唔掂 -- 賣相樣衰, 雖然炸得脆, 但實在粉多過乜, 加上豆沙餡極少, 唔食好過食.卡位幾好坐, 環境幾「豪裝」feel, 衛生就麻麻了, 碗碗碟碟有污漬之餘, 仲有小昆蟲飛來飛去, 感覺麻麻; 招呼一般.埋單每人約 $85, 唔算好貴又唔算好差, 不過一定唔係好, 應該無下次了.P.S. 今日無帶相機, 有機會 (??) 再分享過啦.
繼續閱讀
餐廳都幾大~ 禮拜日7時許已是爆滿,剩低了門口的4人位也只好坐下了~ 看到裏面的卡位是半圓形好似好舒服便有點兒妒忌,呵呵~ 不過算了,反正沒有訂位遊玩了1整天是餓壞了肚子~ 齊人坐低後便是開始猛點~ 餐館賣的全部都是上海菜看到菜名字身為上海人的我也是許多都沒聼過~ 只知道個別的菜式要了黑醋松子桂魚、醉乳鴿、韭黃鱔糊、炒通菜、沙鍋什錦、鮑魚海蜇、回鍋肉同埋馬蘭頭可能因爲人多的關係,上菜的速度是極其的慢~ 是等了又等也沒有出現,炒個通菜係等jor半個鐘菜是上1碟全清後才有下1道菜上來,1道1道甘食,而唔可以1檯餸甘食,中餐甘樣有點兒不對味還好菜式都還不錯的~ 黑醋松子桂魚魚身炸得香脆口感不錯,配上黑醋汁是非常的搭~ 幾好~酒醉乳鴿是真的第1次吃到這樣弄的乳鴿~ 其實與醉雞醉鴨是1樣的,不過換上乳鴿是有另1番風味鴿肉大部份已去骨,酒味濃郁,很不錯~ 鱔糊是弄的差了點.... 怎看也不是糊狀,跟上海的不一樣服務生上菜時默默的說了句炒韭黃鱔看來是有含義的,怎不是鱔糊?不過炒得還好,鱔數量少了點通菜跟普通吃到的1樣~ 沙鍋什錦也沒有什麽特別,是普通的上海式湯,不是很夠味鮑魚海蜇細細碟,吃起來感覺應該是罐頭鮑吧~ 海蜇也普通~很期待東坡肉~ 話曬最中意的上海菜就屬這紅燒肉了~ 上到離賣相是1流的,1盅大塊五花腩自己切開後試1下~ 肉是煲的剛剛好,腩肉也是剛好5層分明幾好,但係點解D肉係甘酸ge......個樣係真係很對辦~ 但個味道係完全唔係個回事~~~ 激死了,本是很期待這味餸說連埋的饅頭整的幾可愛,包住D東坡肉都唔錯的,但係真係連埋饅頭食都係太痠了,1個敗筆買單650,看來係HK食上海菜是真的蠻貴的,菜式很地道,味道也合格的,環境不錯,算係甘
繼續閱讀
友人高考成績優異入讀港大工商管理平凡的我只能暗中羨慕....還是努力專注我的fashion吧....(雖然沒有什麼興趣....)相聚完畢後各走各路走到良久未到過的金滬庭想起最愛的上海小菜- 燻魚於是走上樓要了一盒外帶燻魚作下午小食付了錢後走下樓梯右手多了一個膠袋裡面有我最愛的燻魚。搭巴士回家回家打開盒子頭上出現了「?」「為什麼size好像細了幾個碼?」燻魚份量比在店內食用的份量少了幾件但是價錢沒變燻魚味道依然一樣硬硬的燻魚與甜甜的醬汁雖然交給客人時是用盒子盛著但也不能因此而偷工減料吧我很愛吃燻魚少了幾件我會不夠飽啊!!不要在「乞衣兜裡拿飯吃」!!!
繼續閱讀
經歷過前次、上次極不愉快的晚膳後,曾說過再不會來。但礙於附近食肆客滿,在時間緊迫下,無奈又要舊地重遊。未坐下前,對自已說不要抱有期望,不要挑剔,否則只會吃得不開心。此店的人參烏龍茶頗為不俗,再加一壺鐵觀音,沒多久茶便端上。一看,卻是兩壺普洱 ! 禮貌地要求更換,亦肯照辦,不過加上一句:「重以為你們叫普洱 !」唉,面對面,單對單地講,而她卻認為是客人的錯。坐於一隅,衆人發覺冷氣量不足,要求部長可否開大一些,回覆因冷氣才開了不久,要稍為等侯才會有涼意。但看到鄰枱已差不多吃完,亦投訴熱焗,便有理由相信那部長只是敷衍了事。我曾在下午茶時段光顧,被安排坐於一高背圓形卡座,到進食時實在太熱,忍不住詢問侍應,才告知此部分之冷氣已關掉,亦不會因我的要求而重開。明知是這樣,為何仍帶我們到此等不透風的卡座,吃完真是名符其實的「一額汗」!上菜應有的禮儀亦欠奉。每道菜不會事先提示 (例如說聲:小心、借借、唔該),從不理會正壓着別人的肩膊,總之能放到在枱上便算完工。食物質素平平,也不明白他們所標榜的「摩登」京川滬菜為何,或許是:* 銀絲卷內看不到搓成絲狀的麵粉條,蒸的等同於吃饅頭,炸的包面就多油並甚脆 --- 上枱時已碎裂並跌在碟邊。* 凍豆槳是室温的,再查詢侍應証實沒有錯,真是眼界大開 !* 砂窩雲吞雞和淨麵的湯是一模一樣。* 炒膳糊、炒雜菇均要下極多份量的醬油和鹽,以測試食客的味覺極限。* 「神奇」豆沙窩餅及京式葱油餅,上枱時明明餅面及碟也沒有一絲油的踪影,入口卻極之乾脆,而且熱熨到不能說話,估計是掌握微波爐翻叮時間出錯。有熟客向經理反映,食物質素比以前下降。經理強調廚部人手沒變,相信只是手法稍為不同 --- 可能就是其「摩登」的整法吧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