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
2
鴨脷洲大街小店,藏著大味道!鴨脷洲大街呢間小店,就好似個寶藏庫,等住人去發掘。店面好有老香港風味,簡簡單單嘅擺設,透明櫃內掛住油光水滑嘅燒鴨、燒味,望落就流曬口水。幾張圓枱配埋紅膠櫈,充滿住濃濃嘅市井氣息,一入去就好似融入咗街坊嘅日常。叫咗碗鴨肉米粉,真心抵讚!個湯頭簡直係靈魂所在,清澈見底但鮮味爆棚。據我所知,呢種湯頭應該係用鴨骨、肉同埋一啲香料精心熬製而成,屬於傳統嘅吊湯技法,將鴨肉嘅精華全部逼出嚟。米粉爽滑而有韌性,吸收咗湯汁嘅精華,每啖都充滿鴨香。鴨肉嘅部分,燒鴨皮脆肉嫩,油脂香而不膩,皮下脂肪融化後滲入肉質,口感層次豐富;滷水鴨肉則入味至極,軟嫩中帶著適度嚼勁。同之前喺銅鑼灣一間主打泰式鴨肉粉嘅餐廳相比,嗰邊嘅湯底用咗大量泰式香料,味道酸辣刺激;而呢間小店嘅湯底,更貼近本地人口味,以醇厚鮮香取勝,充滿老香港風味。價錢方面,呢碗鴨肉米粉唔使$50,平靓正嘅代表!不過,小店環境確實有改善空間。地方細,人多時坐得好逼,而且開放式廚房令油煙味比較重,食完出嚟成身都係味。燒臘對我嚟講,唔單止係食物,更係一種情懷。細個時,跟住阿爸阿媽去街市買燒臘,等住加餸嘅期待,一家人圍坐食飯嘅溫馨,都同呢種味道緊緊相連。呢間鴨脷洲大街小店嘅鴨肉米粉,雖然冇豪華環境,但味道就係記憶中嘅老香港味道,希望呢種充滿煙火氣嘅小店可以一直存在,繼續畀我哋帶嚟溫暖同滿足。
繼續閱讀
燒肉肉質又硬又乾,味道偏咸;只有少許連皮,但皮燒得燶黑,所以味苦又硬,未試過咁差嘅燒肉相信燒肉最重要是肉質和脆皮,但此間兩項也不合格此外,义燒亦是肉質偏硬又乾,非常失望!連普通不過的义燒也如此,質素差劣可見一斑。加上,師傅態度欠佳,剛有位女士想買义燒,問師傅那塊較好;他瞪著眼直接說我不會幫你揀、亦不會說那件較好,令那位女士很尷尬。其實,店舖開在鴨脷洲大街應也是街坊生意,如此質素、服務實在望而卻步。
繼續閱讀
這間街坊食店就在鴨脷洲大街(即是港鐵利東站的出口)對出就會見到, 地點對於街坊來說十分方便。很久以前我家人買過這裡的叉燒飯帶給我吃, 印象中都沒有特別, 平平無奇。最近有長輩朋友邀請我來這間食店吃燒臘飯, 盛情難卻, 雖然心底裡萬般不甘願, 但還是陪他來。先說食店四周環境真的不合乎衛生, 整隻燒乳豬就掛在正門口, 進到店內更覺一股油益味, 很沒有胃口。我點了叉燒飯, 首先說叉燒瘦得很, 而且顏色亦是淺紅色, 不像其他地方可以吃到的蜜味叉燒。當然叉燒飯最緊要是要有汁拌吃, 但這裡沒有提供足夠的汁。我食了半碟就趕著離開, 不想久留。以後不會光顧這間食店
繼續閱讀
星期一的晚上,沒有飯局,又不想早回家,又打算接埋太太放學才走,決定先自行尋找食物,再去又一城,等。之前,看過別人 post 有關香港仔艇仔粉的一事,所以特意地過來香港仔一次,看看能否遇見。結果,是失望的。找不到怎算呢,我決定坐香港仔獨有的$2街渡,過來鴨脷洲大街看看。不太熟地方,都是隨便找食店好了,由街渡碼頭行到出,第一眼就給我看見這一家名叫《達記》的燒臘店,在黑暗而且冇乜人的星期一晚上,不多想了,食燒臘,很少會出錯。這是一間很典型的燒臘檔,簡陋得不能再簡陋,是食返個快飯的理想地方。其實,在燒臘店食一個快飯,比在快餐店食個快飯所用的時間更短,師父斬好,鋪上飯面,就成。我,來了一個叉鵝飯,叉燒味道香,鵝也夠肥,單是這兩點已經教人滿足,叉燒蜜味香甜,鵝肉厚身,皮也脆,肉汁豉油汁佈滿在飯面上,很香的。好多時,燒臘店都會準備一大窩的例湯,來者必贈。這一個老火湯,是不斷滾著的,所以很熱,入口,沒有味精,感覺不錯。有質素的燒臘店,簡單美味,在鴨脷洲大街想不到吃什麼時,可以再來。
繼續閱讀
達記除了精於燒臘之外也有蒸餸飯供應, 冬天更有煲仔飯, 所以除了億燊也可以選擇達記, 價格相對便宜, 質素也OK 的. 位於街角, 也易找到吧.店內約可容納20人.逄是光顧午餐或晚餐都會送是日例湯, 送完即止的. 都算甜, 不錯.蒸餸飯也有多款選擇的, 今晚點了梅菜蒸鯇魚飯$32 - 魚算滑, 份量算多, 略嫌梅菜不夠多.窩蛋蒸肉餅飯$36 - 很喜歡它的肉餅, 非常Juicy, 比前面那家的還做得好, 但飯粒方面比較軟身, 沒嚼頭也不是粉粉分明, 但以這價格能吃到頗有質素的, 是絕對抵吃.還有自家爐烤燒豬, 很多人節日會來訂購吧.這裡也多是男性顧客, 畢竟坐的未必舒適, 所以很多時候都會外賣燒臘飯回家吃, 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