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9-03
37 瀏覽
一直非常渴望能有一次川局,因為本人非常嗜辣,但要找人一起去吃辣,又真的是談何容易,搞到自己成日獨自去偷辣,今天也終於有過這個機會,可以以優惠價一嚐譚魚頭的正宗川菜,有幸參與,真的是不亦樂乎,真的要先在此多謝攪手的會長及FL兄。也不在此長氣了,直接描述一下當晚的食物,先來吃一點辣泡菜及花生,花生是香脆可口,而辣泡菜內是用上辣汁醃漬青瓜、白蘿蔔及紅蘿蔔,若要拿來跟韓式館子的比,此處的泡菜的辣汁真的是很薄,所以很難掛上菜粒之上,加上味道也是偏薄,所以不是太刺激,也來一杯紫貝天葵及竹蔗水和女友分喝,紫貝天葵也算是涼茶的一種吧,聽說也是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及治療喉嚨腫痛等作用,而喝起來的味道有點像酸梅湯的味道,酸酸甜甜的,雪至凍冰冰的來喝,吃着辣菜來喝,喉嚨無比舒服受用,至於竹蔗水是甜起來而有點庶糖的香味,不太強,但也着實很難拿來跟庶汁比較,因為根本就是兩樣不同的東西。今晚的菜式真的是很豐富,連湯加甜品,有整整十九道菜,真的是一次過來掃它的名菜,今晚的頭盤先來五款前菜,有孔雀迎賓、爽口魚皮、掛霜腰果、四川涼粉及麻辣雞棕菌;之後也有一個湯品,是四川老鴨湯;主菜真的很豐富,足有九款,分別有芋兒燒甲
一直非常渴望能有一次川局,因為本人非常嗜辣,但要找人一起去吃辣,又真的是談何容易,搞到自己成日獨自去偷辣,今天也終於有過這個機會,可以以優惠價一嚐譚魚頭的正宗川菜,有幸參與,真的是不亦樂乎,真的要先在此多謝攪手的會長及FL兄。
也不在此長氣了,直接描述一下當晚的食物,先來吃一點辣泡菜及花生,花生是香脆可口,而辣泡菜內是用上辣汁醃漬青瓜、白蘿蔔及紅蘿蔔,若要拿來跟韓式館子的比,此處的泡菜的辣汁真的是很薄,所以很難掛上菜粒之上,加上味道也是偏薄,所以不是太刺激,也來一杯紫貝天葵及竹蔗水和女友分喝,紫貝天葵也算是涼茶的一種吧,聽說也是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及治療喉嚨腫痛等作用,而喝起來的味道有點像酸梅湯的味道,酸酸甜甜的,雪至凍冰冰的來喝,吃着辣菜來喝,喉嚨無比舒服受用,至於竹蔗水是甜起來而有點庶糖的香味,不太強,但也着實很難拿來跟庶汁比較,因為根本就是兩樣不同的東西。
今晚的菜式真的是很豐富,連湯加甜品,有整整十九道菜,真的是一次過來掃它的名菜,今晚的頭盤先來五款前菜,有孔雀迎賓、爽口魚皮、掛霜腰果、四川涼粉及麻辣雞棕菌;之後也有一個湯品,是四川老鴨湯;主菜真的很豐富,足有九款,分別有芋兒燒甲魚、魚香芙蓉雪蛤、鴻運當頭、子薑爆茶鴨絲、毛血旺、香茶菌王雞、荷塘藕斗、雞汁蘿蔔及刴椒炒蛋;之後也有兩份澱粉質作尾,是野菜煎餅及麻辣牛肉子耳麵;最後也當然要有一點甜食作結,有桂花紅豆糕、椰汁糕及果盤,而且還有食友弄的形形式式的小吃及酒水,真的是沒有可能不飽的。
先來的是五款前菜,雖說是前菜,也絕不欺場,碟頭絕對不少,而且五碟齊發,加上店員堅持孔雀迎賓要放在中間,形成其餘四款前菜拱照孔雀之景,真的搞笑,也直接談食物吧。孔雀迎賓其實是一些以汁煮的食材冰冷後,與用作裝飾的孔雀頭拼湊成一隻孔雀狀的菜式,而底部則以綠色的啫喱作底色,看起來真的很美,味道又如何呢?綠色啫喱是沒甚味道而且很堅硬的,吃了一丁點也放棄了,至於汁煮的食材分別有豬耳、豬脷、八爪魚及皮蛋,吃起來豬耳挺爽口的,豬脷及八爪魚也有咬口,值得一讚的是以上的食材都切得很薄,而且也夠涼,真的是吃心機及手功之菜,可是味道方面只是很一般而已,若沒有配上的辣椒粉,吃慾可能會更低,而皮蛋吃起來不溏芯外,也不是太香,吃了兩粒也不吃了。
另外的前菜唔睇得,但反而更吃得,爽口魚皮也真的如其名一樣,爽口非常,加上伴上的蒜及芹菜段,蘸起了一點醬油吃,完全感覺不到腥味,很不錯;掛霜腰果其實是一道清真菜,今天吃到的腰果只是略為炸過,所以果仁得以保持潔白的色澤,另外糖霜也真的是掛得很不錯,師傅熬糖真有一手,要確保入白糖能加進腰果後,迅速冷却真的是要一定的功夫,今天吃到的,實是滿意;之後的四川涼粉看樣子是今天第一道辣的菜式,真的是教我好生期望,但吃下一口,不辣也罷,而且也不太麻,但香度是足的,但最重要的是那粉皮吃起來有黏黏粉粉的感覺,吃起來不滑口,不對版之作;另外的麻辣雞棕菌也真的只是麻麻地辣而已,但辣椒絲及雞棕菌乾身得來,在內又有點水份,而且用上了一點辣油來撈,吃起來有點油香,而雞棕菌吸飽了辣椒及辣油的香,吃起來也不錯。
吃過了頭盤後,忽然加插一個西式﹝意式﹞的頭盤,Willis兄外遊後,帶來一塊Parma Ham給大家分享,有勞CSY及另一同枱食友的一番苦功,終於切成四大碟的薄薄Parma Ham,配上也是Willis兄帶來的蜜瓜,無論伴着來吃,或是獨吃那Parma Ham,都很美味,那Ham真的是非常之有鹹香,而且也不是乾至柴皮的貨色,真的是很好的一塊Ham,所以個人來說,比較喜歡單吃。
之後來了一個湯來作主菜前的間場,是四川老鴨湯,在內也是材料豐富,相信是有用上一點泡酸蘿蔔、一點中藥如淮山、老鴨、雞腳及豬肉等來煲,所以跟起來是既清甜,又有點甘香的味道,而且肉香非常豐富,是一個很不錯的湯品。
打頭陣的主菜是芋兒燒甲魚,相信不是人人也敢吃水魚,最多是飲水魚湯而已,但今天見每位食友也是吃得津津有味,大家果然識吃,此甲魚的肉質鮮美細嫩,雖然骨好像比肉還多,但通常好吃的東西也是這樣的了,伴來的辣汁以紅燒的方法全扣上了魚身,辣汁雖然不辣,但勝在也很惹味,所以也是好吃的一道,至於旁邊的芋兒,也如其名,不是一般的芋頭,而是在中秋節用細細個的芋頭,所以用此種芋頭搓成的芋球,吃起來很粉之外,而且很潺,而且沒有芋頭的香味,普通而已,始終較為喜歡普通的芋頭。
接下來是一道矜貴的菜式,乃魚香芙蓉雪蛤,雪蛤膏實際上就是雌性蛤蟆的输卵管,吃起來黏黏稠稠的,今天師傅以魚香汁煮雪蛤,再加上蕃茄及青豆,看起來更漂亮,但此菜式吃起來,也真的主要靠那魚香汁的香味,可惜今天的魚香汁就不是太好了,吃起來的味道不夠立體,沒有齊酸甜辣鹹的味道,所以也只吃了兩口而已。
跟着來的子薑爆茶鴨絲看起來很對味,使我立即將我的筷子移動了過去,吃起上來也真的很是不 鈤,雖然子薑有點過老,但薑絲勝在切得夠幼,將這個缺陷藏拙了,而鴨絲吃起來也嫩而有鴨肉的香味,以薑絲及炒起來的鑊氣合奏下,也真的對版。
之後的鴻運當頭也是全晚其中一個亮點,據聞是將拿來作參賽的作品,看賣相真的是非常吸引,以一個個巨型的火紅色的燈籠椒挑走中間的種子及芯後,再放入魚頭、紅油及刴椒蒸煮,真的很美,吃起來又如何?其實燈籠椒也是可以吃的,但最後也沒有吃見在座的各食友也沒有吃這椒,也全都主攻其魚頭,吃起來的味道跟普通的刴椒魚頭沒多大分別,唯有的分別就是,其一用上的紅油比例上較高,吃起來有啖啖油香,其二就是那燈籠椒的大小限制了魚頭的大小,所以比一般刴椒魚頭吃的魚頭細很多,吃起來自然是更嫩滑,今天有幸一試,確是難得。
接下來的香茶菌王雞上桌時,大家也有點疑惑,究竟應不應該拿走那在中間倒置的杯子呢,最後侍應生着我們千萬不要拿走,這樣茶香會慢慢的滲進菜式內,果然也真的是見到在菜式面頭的油不斷向杯內上升,而的水位茶不斷向下降,這也是油與水密度有差別之故吧,用上此原理來做菜,既可滲出茶味,又可吸油,真的是一舉兩得,但真的懷疑,以其吸油及滲茶的速度,吃光了整碟菜也沒多大茶味了,果然吃起來真的沒多大茶味,可是並不代表此菜不好吃,而此菜雖然名字說是雞,但其實主打是菇菌,以雞棕菌、乾巴菌、松茸及老人頭等的菌類,加入蔥粒、蒜子及辣椒粒等惹味的五辛來煮,會不好吃嗎?
之後的毛血旺看樣子是今天最辣的一道主菜,吃此品要好吃,除了用料要好之外,其紅紅的湯汁也要煮得好,而另外也很重要的是最後拉油放入花椒及辣椒等熗出香味更是關鍵,今天吃的毛血旺,看樣子非常對版,面頭一層厚厚的紅油,嗅起來有點辣,汁是煮得紅紅的,而材料也有雞紅、牛柏葉、黄喉、辣椒、花椒及大豆芽等,真的是挂奇怪的,正宗9應該是有更多東西的,如百葉、鳝鱼、木耳、豆皮及火腿或午餐肉等,但怎說也好,雞紅吃起來有很強烈的鹹香,牛柏葉及黄喉也新鮮,前者煙韌,後者爽口,大豆芽也是爽嫩,配起辣起來隠含酸味的汁,加上有花椒紅油的香味,也算是過得去的。
吃過刺激的毛血旺後,之後來一個清淡一點的雞汁蘿蔔,雞汁其實乃雞湯,其味道真的是很鮮濃,應該是用上很多老雞來煲的嘛!蘿蔔咬起來是一點渣也沒有,味道清甜,吸飽了雞湯,味道更是很好,此菜是簡單的一道美味。
臨尾也來多一個參賽菜式荷塘藕斗,看上來又是一道很花功夫的一道菜,相信除了其做底的湯汁之外,其他的都是素來的,左邊的藕片爽口,薏米及栗米也煮腍而有味,但味道方面絕不特別,在中間隔住的是冬菇及西蘭花,吸了湯汁來吃是吃得過的,而右邊的是放了五塊蓮蓬狀的東西,主要是以豆腐及菠菜所刴成,最後再放入四粒蓮子,蓮子吃起來不是太鬆化,而豆腐及菠菜吃起來也是非常普通,沒多大特別,似乎這道菜應該只用眼來欣賞會好一點,但有機會可以試到用心煮的菜,也是非常高興。
最後來的是一道簡簡單單的小菜,是刴椒炒蛋,看上去似湘菜多一點,因為刴椒大多是用在湘菜之中,而一向吃刴椒,也是用來煮魚頭,今次用來炒蛋,也真的是第一次吃,吃起上來又挺合拍的,刴椒吃起來有鹹辛,加上炒蛋,有點蛋香,又是不錯,若炒蛋可以炒得嫩一點,蛋味可以再濃一點會更好。
最後的也有兩份澱粉質作尾,先談野菜煎餅,是比在茶樓的「薄餐」更薄,但吃起來香脆非常,也真的有野菜的香味,若可以少油點,再乾身一點會更棒;至於那麻辣牛肉子耳麵真的是一級棒,個人吃了多一碗,真的謝謝女友的奉獻,子耳麵看長相如較大的貓耳朵,吃起來又比貓耳朵更煙韌,吃起來有點麵粉的香味,而麻辣牛肉也有麻香,但同時也只是麻麻地辣而已,但牛肉炆煮得軟腍而保留了牛肉的羶香,加上面頭的一層紅油與麵同吃,真的是很好吃。
最後的甜品有桂花紅豆糕及椰汁糕和果盤,果盤也不用多談了,有清清的火龍果、很紅很甜的西瓜及爽口的哈蜜瓜;桂花紅豆糕看起來很不錯,面頭有大量的桂花,底部有大量的紅豆,吃起來但也真的挺不濟的,紅豆過硬而不夠香,桂花的味道也是很薄,對於如我此等兩者也愛吃的人來說,真的有點空歡喜了;椰汁糕糕身軟腍而有椰汁味,已算是很不錯的了。
在吃過多道菜臨行前,主理今次川宴的師傅走了出來和我們打了聲招呼,而大家也是吃得很愜意的,雖然是夜的菜式真的不大滿足個人的辣胃,但也真的是一個難得的川菜經驗,畢竟吃川菜也不一定要吃辣的,吃過此餐,也在期待月尾的另一大型川局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