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軟飲食、少食多餐一定好? 消化道潰瘍的飲食誤區
2019-09-03


消化道潰瘍是指發生於胃及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爛損傷,由胃酸和胃和十二指腸內壁製造的保護性黏液失衡所形成,主要由幽門螺旋菌感染所致,還有藥物、吸煙、飲酒等致病因素。主要臨床表現為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中上腹絞痛或灼痛,伴有納呆、胃脹等,可併發出血、穿孔、幽門梗阻及癌變,屬於中醫「胃痛」的範疇。


明·高濂《遵生八箋》提到「飲溫暖而戒寒涼,食細軟而遠生硬」;而更早在1700多年前,晉朝的葛稚川就在《抱樸子》講「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即現今所講「少食多餐」。食物細軟、少吃多餐的飲食方式是很多人奉行的傳統養生飲食習慣,很多有關養生保健的書籍都具載錄,但對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來講,非但不利,反而有害。


食物在口腔咀嚼時,唾液能中和胃酸,減輕了胃腸道的負擔。如果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稀粥、麵條等往往未經細嚼即吞進胃內,缺少唾液澱粉酶對部份澱粉的初步消化過程,必然增加胃的負擔,而煮得不爛的麵條比米飯、饅頭更難消化。細軟如牛奶,因富含鈣和蛋白質,可刺激分泌胃酸和胃泌素,實不利於潰瘍面的愈合。潰瘍發作期可短期內進食細軟食物,但不提倡長年如此。


進食固然可以中和胃酸,但每進食一次即刺激胃酸分泌一次,進食次數越多,胃酸分泌就越多,所以長期少吃多餐反不利潰瘍的愈合。


要增強保護胃、十二指腸黏膜,飲食宜遵以下各項:
1)少吃過酸、過甜、過於辛辣食物,不要飲濃茶和咖啡。
2)飲食宜細嚼慢咽、避免急食。
3) 飲食應定時、定量、不宜過飢或過飽。 


中醫治療胃痛之先,還是要診斷。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找出刺激胃酸分泌及失衡的原因,辨證論治,分階段用藥。寒、熱、氣虛、陰虛、氣滯、食積、血瘀,治療各有不同,還是請中醫師先看看較穩妥。


※上述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


關鍵字
醫食無憂
專欄
中醫
少食多餐
消化道潰瘍
黃曦民
黃曦民,註冊中醫師 (針灸),香港中醫藥科技學院講師,莫飛智醫易傳承工作室助理研究員,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 (全日制),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學深造證書 (臨床婦科學),前仁愛堂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 (屯門區)中醫師
本月熱門
【2024生日優惠】持續更新!4月壽星嘆巴日Fusion菜享「年齡折扣」
2024-04-05
香港必食燒鵝餐廳推介 荔枝柴香煙燻燒鵝、香氣十足陳皮燒鵝
2024-04-04
【隨時更新】最後倒數!2024即將結業人氣/老字號餐廳
2天前
【隨時更新】零食速報 每周新款零食、酒品點評
2024-03-26
關注組推介沙嗲牛 世一回歸、大圍多選擇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