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7-03-21
380 浏览
繼數月前的甜品聚,輾轉之下回到隱於銅鑼灣鬧市中的Dining at Murasaki 紫 仍惦記著Popping Candy的濃郁甜香米漿,還有Panna Cotta的特色豆味清香 與好友多日未見,結伴同行來一嚐店方大力推薦的Murasaki Omakase 若說到Omakase,腦海中會浮現傳統常見的菜式套路,然而這明顯並非此店的做法 由甜品已能看出西日合璧的創意,不知道套用到鹹食主餐時,又會是如何的風景? 店方送來小巧精緻的Amuse Bouche,綿甜蟹肉加上細滑豆腐,伴以潤稠瓜醬 另外送上的Welcome Drink則貫徹店名的紫,用的是蝶豆花加檸檬梳打自然上色 兩款均以酸為主,無疑是開胃佳品,迎接其後的多道美饌就自然不成問題 提到日式料理每每聯想到刺身,第一道大搞作以藍紫冰盤襯托出Daily Jet-flown Sashimi 無他的,簡單就手如蝶豆花的自然紫色素材何不利用,來得高貴,同時襯出店名 魚子醬白蝦一如理想的甜嫩清新;金目鯛遇上鹹香三文魚子時鮮美盡現,柚子啫喱又去膩 師傅將薄身蘿蔔片製作成盛器,同食會添上淡淡酸脆爽感,喜歡與否就見仁見智了 稍為炙烤過的鱈魚固
仍惦記著Popping Candy的濃郁甜香米漿,還有Panna Cotta的特色豆味清香
與好友多日未見,結伴同行來一嚐店方大力推薦的Murasaki Omakase
若說到Omakase,腦海中會浮現傳統常見的菜式套路,然而這明顯並非此店的做法
由甜品已能看出西日合璧的創意,不知道套用到鹹食主餐時,又會是如何的風景?
另外送上的Welcome Drink則貫徹店名的紫,用的是蝶豆花加檸檬梳打自然上色
兩款均以酸為主,無疑是開胃佳品,迎接其後的多道美饌就自然不成問題
無他的,簡單就手如蝶豆花的自然紫色素材何不利用,來得高貴,同時襯出店名
魚子醬白蝦一如理想的甜嫩清新;金目鯛遇上鹹香三文魚子時鮮美盡現,柚子啫喱又去膩
師傅將薄身蘿蔔片製作成盛器,同食會添上淡淡酸脆爽感,喜歡與否就見仁見智了
稍為炙烤過的鱈魚固然是香口的代表,加上其豐潤不過火的油脂,無腥,只見甘甜可口
平時總會聚焦於麵包之上,牛油一抹也不塗,這回牛油竟然成為我的心頭好
只因為店方的兩款自家製牛油一為煙肉鹹燻,一為松露幽香,口味獨特又合意
果酸甚重,醬汁再配花粉,即長期為健康熱話的Bee Pollen,不單考慮味道配搭,更顧及健康
吞拿魚腩魚香油脂豐腴甘美,覆上木魚清湯啫喱及金箔點綴,實在高貴亮麗
壽司帶葉清薑香,調味帶微甜,恰到好處,大口吃下,面對美食總覺不夠喉
帶子厚身,表面煎至琥珀色重焦意,本以為是失手之作會太老韌,結果只是外焦重內腍軟
微鹹之餘不失自身淡甜,而豆泥剛好襯托其甜味,並有西米脆脆帶來質感對比,深得我心
紫薯蓉稠濃實在,沒有過度青味,酥皮的鬆化不油層次感就中和紫薯蓉的甜意
鮑魚預先切分成薄身小片,吃起來不是完全的軟嫩,仍帶煙韌嚼感,但不會似橡皮
而友人就覺得還是太硬身,當然要確保每隻韌度恰到好處也不易,唯有說句加油
畢竟是磯煮製法,個人認為甜度合宜,不過每個人接受程度不一,對大眾而言又會否太甜?
青綠葉子實為薄荷片,而主體雪葩蕃茄味明顯而不青,甜中帶酸,冰感不重,順口清怡
外層的深褐焦意教人口水直流,切開後竟見粉嫩櫻色,豬肉未熟就食唔好啦掛?
慢著,這是真空低溫慢煮的正常現象,有時會視之為缺點,此時倒見證其腍香肉感
點選熟度是Medium Rare,肉非極厚,仍保紅潤,當然不帶乾韌柴感,但就不如剛才那麼驚喜
只以粉紅岩鹽及黑海鹽等調味,其實很多事情均是簡約為上
難得可見龍蝦清湯而非普遍的龍蝦忌廉湯,甜濃之中帶一絲鹹鮮
大件厚肉龍蝦與扁幼煙韌的烏冬一併倒進鍋中,灑上同樣鹹脆亮眼的櫻花蝦,不得不愛
芋香十足,自然香氣無藥水味,外層酥鬆不黏手,只嘆實在Petit呢
旁邊一款以外表推斷大概是蕨餅的存在,外裹黃豆粉,不算很甜,吃起來黏實如啫喱糖
在澆上黑糖,灑上黃豆粉的過程中要份外克制,否則相信我那份要改名成黑糖糖水
主角水信玄餅食感爽口,不像記憶中入口即化的如水細順,肯定失分
倒是旁邊的薑冰香口涼爽不嗆,糯米糍則見軟糯好嚼,更加深得我心
總感覺擺盤似月亮,開頭有主體焦糖煙肉.奶泡.楓糖魚子,甜鹹結合不一定突兀奇怪
焦糖煙肉墊底,為上層甜美奶泡及如水晶珠的楓糖魚子去掉甜膩,若切小片細碎更好入口
月亮末端的牛奶雪糕,吃起來比起先前的鹹甜配少了分趣味,但還是甜美溫和,平易近人
總結菜單上美味加各式小點已過十道菜,離去之時還沒有半分膩滯,可以騙騙自己夠輕盈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