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6-29
148 浏览
不知何解年紀輕輕的多樂菲小友那樣喜歡喝茶吃點心。很多時為了遷就這位小友的喜好,這小友飯局其中一類較常去的地方便是茶樓了。繼上次在旺角"福宛"的失望一役後,今次來到懷舊味十足的"信興",為的不求是食物的味道,尋的當然是那濃厚的街坊情及老香港的氣息....昏暗的燈光,滿目皆盡見老伯伯及老婆婆,一張大枱坐滿了一堆素未謀面的茶客,大家正在高談闊論.....一切一切就像是回到六七十年代似的....看見不斷有點心車出動,也就不客氣拿着一個托盤,衝前去搶點心先拿到手的是蝦餃、燒賣及豉汁排骨。蝦餃的澄皮甚厚,裡頭的蝦隻不明顯露出其色,餡料中蝦肉及肥肉參半,無論是賣相及味道皆很傳統。筍粒不夠,是唯一的遺憾;燒賣以豬肉及冬菇粒作主料,蝦肉只佔極少部份,吃來肉香四溢,絕對是吾之最愛。若然肉能弄得更結實多一重口感的說話就更佳;豉汁排骨加上了黑欖角及芋條同蒸,是市面上絕無僅有的古早味,單是這一點便一定要支持。芋條吃起來很"粉",欖角肉又甘又鹹,排骨肥肉多過瘦,愛健康之人的大敵,不過遇着我這亭以美食行先之流,卻是夾完一件又一件呢....來多一道古早之味鴨腳扎吧。肉的部份還是以較肥的為主,入口滑溜也多汁;相反鴨掌本
昏暗的燈光,滿目皆盡見老伯伯及老婆婆,一張大枱坐滿了一堆素未謀面的茶客,大家正在高談闊論.....一切一切就像是回到六七十年代似的....
看見不斷有點心車出動,也就不客氣拿着一個托盤,衝前去搶點心先拿到手的是蝦餃、燒賣及豉汁排骨。蝦餃的澄皮甚厚,裡頭的蝦隻不明顯露出其色,餡料中蝦肉及肥肉參半,無論是賣相及味道皆很傳統。筍粒不夠,是唯一的遺憾;燒賣以豬肉及冬菇粒作主料,蝦肉只佔極少部份,吃來肉香四溢,絕對是吾之最愛。若然肉能弄得更結實多一重口感的說話就更佳;豉汁排骨加上了黑欖角及芋條同蒸,是市面上絕無僅有的古早味,單是這一點便一定要支持。芋條吃起來很"粉",欖角肉又甘又鹹,排骨肥肉多過瘦,愛健康之人的大敵,不過遇着我這亭以美食行先之流,卻是夾完一件又一件呢....
來多一道古早之味鴨腳扎吧。肉的部份還是以較肥的為主,入口滑溜也多汁;相反鴨掌本身就平平無奇,色還帶少許瘀黑的,不甚新鮮....
鯪魚球一碟三大件,肉略嫌打得不夠結實,"粉"是相對地的多,但肉中下了陳皮及臘肉,嗅起來香氣撲鼻,算是彌補了魚肉質感之不足,而且店方用了少許西洋菜作墊底,吃起來又不太覺起渣,已是十分的難能可貴.....
叫了一碟煎腸粉,但卻只覺好像全然沒有煎過似的,外皮欠焦脆,葱花及蝦米又下得極少,有點似像在吃蒸的齋腸,大乏味....
多樂菲大嚷要吃盅頭飯,要了一道臘腸雞的。前者瘦得很,硬梆梆的texture令人難受;後者的肉汁甚豐盈且肉夠軟熟,甚美味;飯粒太濕也是另一敗筆,不過看着那個歷史應甚悠久又起崩角的瓷盅,卻又令人牽動起懷舊之情緒了....
食物水準不算很高,但環境及意境搭夠,也算是level了....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