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9
5
等级2
22
0
2007-04-21 18 浏览
十位食家為旺記寫食評,十位食家都異口同聲讚賞旺記的小菜,我是第十一位,還有甚麼好寫?話說有一日,天寒地凍,遂與阿癲到登龍街食「樊少皇」煲仔飯,等位之際,不知哪裡傳來陣陣酒香,經過我靈敏的鼻子一「索」之下,嘩,簡直驚為天人,原來是從旺記傳出來的花雕醉雞窩味。就是這一「索」,自此念念不忘,一定要來吃一次醉雞窩。醉雞窩是我常吃的,故頗有心得,「春秋」的水準不穩,「樓上樓」的不夠入味,其他的不要提吧!唯有旺記的醉雞窩,水準最穩定。何解多次在廿多卅度的高溫下,都嚷著要吃旺記醉雞窩?原因有二:其一,有Heart:湯底香、雞酒合一這些都不在話下。重點是,無論舖面有多忙,無論店外有多少客人在等位,鬍鬚老細都堅持自己要親自主理桌上的醉雞窩。招牌攸關,老細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令雞件煮得奇滑無比,甚麼方法?你自己試試,但可以告訴你,你起初一定會看不過眼,可是,你不要懷疑,因為用他的方法煮醉雞,一定是最好的。其二,用料新鮮:首先,雞有雞味,應該不是雪藏貨。其他火鍋料雖然選擇不多,但首選推介一定是生大條泥和白鱔片。泥細條的不要,因為不夠新鮮。大條的上檯時,魚還是「口擘擘、跳跳紮」,新鮮否?鱔片方面,是我吃過眾多火
更多
十位食家為旺記寫食評,十位食家都異口同聲讚賞旺記的小菜,我是第十一位,還有甚麼好寫?

話說有一日,天寒地凍,遂與阿癲到登龍街食「樊少皇」煲仔飯,等位之際,不知哪裡傳來陣陣酒香,經過我靈敏的鼻子一「索」之下,嘩,簡直驚為天人,原來是從旺記傳出來的花雕醉雞窩味。

就是這一「索」,自此念念不忘,一定要來吃一次醉雞窩。醉雞窩是我常吃的,故頗有心得,「春秋」的水準不穩,「樓上樓」的不夠入味,其他的不要提吧!唯有旺記的醉雞窩,水準最穩定。

何解多次在廿多卅度的高溫下,都嚷著要吃旺記醉雞窩?原因有二:

其一,有Heart:
湯底香、雞酒合一這些都不在話下。重點是,無論舖面有多忙,無論店外有多少客人在等位,鬍鬚老細都堅持自己要親自主理桌上的醉雞窩。

招牌攸關,老細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令雞件煮得奇滑無比,甚麼方法?你自己試試,但可以告訴你,你起初一定會看不過眼,可是,你不要懷疑,因為用他的方法煮醉雞,一定是最好的。

其二,用料新鮮:
首先,雞有雞味,應該不是雪藏貨。其他火鍋料雖然選擇不多,但首選推介一定是生大條泥和白鱔片。

泥細條的不要,因為不夠新鮮。大條的上檯時,魚還是「口擘擘、跳跳紮」,新鮮否?

鱔片方面,是我吃過眾多火鍋鱔片中最白滑、最肥美和最鮮嫩的,一試難忘呀。

如果兩個人去食,可以點半隻雞的雞窩,加一碟泥或鱔片,最後再加碟生菜,已經足夠有餘。

最後一個溫馨提示:無論淥雞也好、淥泥也好,還是淥鱔片也好,都一定要依足老細吩咐,你可能會覺得他好管閒事,但我告訴你,聽話冇蝕底,你一定近廚得食!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