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10-29
45 浏览
翻新後已有一段時間沒來西苑,聽說店方推出了三十日大乳鴨作的新菜式,就拉了摯友來試試。裝修後古典味尤勝從前,更貼合富豪飯堂風格,周末,九時許仍坐滿客人,幸好預早訂了位,由經理帶位入席,沒出亂子。問過店方乳鴨可作掛爐烤或琵琶乳鴨,無須諗,要了粵式叉烤的做法!要將烤叉稍作修改才能將三斤細鴨「叉」起烤燒,加上風乾上皮功序,是味要預訂的菜式。除了十年如一的傳統菜外,一些時令推廣也很吸引,然而兩人吃不得多,按原定行程品,嚐上湯花竹蝦及一人份的堂煎和牛。廣東的皮薄肉少乳鴨,由侍應端上來即席分鴨,收足視聽之效,亦特別吩咐連鴨尾的位置亦要留下,換上身位較細的鴨子,依舊做到皮脆而醬香入骨的效果,肉不如大鴨厚,皮卻燒得香脆,背位置皮連骨輕易嚼下,是棄肉而針對連骨吃的做法。自己最喜歡當然是皮脆骨軟的頸背位置,而連著肥脂的鴨尾,身邊人毫不客氣收下,然後是幸福滿足的瞇眼笑顏。居酒屋之局輕帶過的和牛故事,為她留了一份佐賀和牛,侍應端上來「驗明正身」後,以法國Stub平底鑊輕煎而成。二百八十元約八十克的和牛分小兩碟上,看樣子是煎得過火,表面變得焦燶乾化,手起刀落,肉芯呈微微的彈性,能輕易地細分起來,火候及肉質也是上佳
問過店方乳鴨可作掛爐烤或琵琶乳鴨,無須諗,要了粵式叉烤的做法!要將烤叉稍作修改才能將三斤細鴨「叉」起烤燒,加上風乾上皮功序,是味要預訂的菜式。除了十年如一的傳統菜外,一些時令推廣也很吸引,然而兩人吃不得多,按原定行程品,嚐上湯花竹蝦及一人份的堂煎和牛。
廣東的皮薄肉少乳鴨,由侍應端上來即席分鴨,收足視聽之效,亦特別吩咐連鴨尾的位置亦要留下,換上身位較細的鴨子,依舊做到皮脆而醬香入骨的效果,肉不如大鴨厚,皮卻燒得香脆,背位置皮連骨輕易嚼下,是棄肉而針對連骨吃的做法。自己最喜歡當然是皮脆骨軟的頸背位置,而連著肥脂的鴨尾,身邊人毫不客氣收下,然後是幸福滿足的瞇眼笑顏。
居酒屋之局輕帶過的和牛故事,為她留了一份佐賀和牛,侍應端上來「驗明正身」後,以法國Stub平底鑊輕煎而成。二百八十元約八十克的和牛分小兩碟上,看樣子是煎得過火,表面變得焦燶乾化,手起刀落,肉芯呈微微的彈性,能輕易地細分起來,火候及肉質也是上佳水準,恰如其分的油甘與著薄薄的肉香,若有白飯作配就更佳了,要挑釁的話大概是胡椒下得太重手了,已跟店方反映問題。
已嚐了兩味重頭作,也想吃些輕盈小品,兩隻花竹作上湯方式烹調,兩小碟蝦掛上濃郁高湯欠,伴以漬仁稔,精緻擺設不比大酒店遜色。花竹蝦質素佳,鮮味爽嫩,扣上薄而鮮濃高湯,微細處見功夫,二人稱心嚐鮮後,連酸甜的漬仁稔亦沒有錯過,確是盡興~
單尾是免費贈送的雪影杏汁包,多年來水準不變,軟熟焦香的皮下是充滿著杏仁醇香。是夜,嚐過難得的功夫菜式、包點亦出色滿意,輕談淺酌至近打佯,然後,帶著笑意而去。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