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5-05
34 浏览
四月二十四日﹙土﹚看此食評前,可以先參看小弟上一篇食評http://www.openrice.com/gourmet/reviews.htm?userid=73467#review2079067剛與食友吃過酒泉的港式日食後,與食友忽然有個瘋狂的念頭,一場來到元朗,也不得不到元朗的日食龍頭田中去朝拜一番吧。雖然肚子已經超過八成滿,但兩人仍然向著田中方向走去。沿途見到不少這類大件抵食日食店,大多店外均堆滿等候的人龍,從此可以肯定,在元朗吃日本料理,人龍已不是一個指標,因為只要是日食,門口就必有一群fans。走到田中的門外,看看手錶,已經是晚上九時,但門外依然圍著廿多群等候的人,看見這處的人群,這時我們對此的興趣更大,一定要解構一下這裏人氣爆登的原因,就向門口的姐姐登記了號碼。這兒的落單方式非常獨特,在門外等候的同時,店方怕你等得太久沒甚麼細藝,等候的期間就要你先選好吃甚麼,在等候的途中店員就會叫號碼要你交菜單,這種落單方式,無非也是與45分鐘用膳限時有關,務求客人一坐下來,不用再心大心細,專心一致地吃,吃完快快的走,這樣子店方就可以多做兩轉生意。第一次聽到店員叫自己的號碼,以為等候的時間就
看此食評前,可以先參看小弟上一篇食評
http://www.openrice.com/gourmet/reviews.htm?userid=73467#review2079067
剛與食友吃過酒泉的港式日食後,與食友忽然有個瘋狂的念頭,一場來到元朗,也不得不到元朗的日食龍頭田中去朝拜一番吧。雖然肚子已經超過八成滿,但兩人仍然向著田中方向走去。沿途見到不少這類大件抵食日食店,大多店外均堆滿等候的人龍,從此可以肯定,在元朗吃日本料理,人龍已不是一個指標,因為只要是日食,門口就必有一群fans。
走到田中的門外,看看手錶,已經是晚上九時,但門外依然圍著廿多群等候的人,看見這處的人群,這時我們對此的興趣更大,一定要解構一下這裏人氣爆登的原因,就向門口的姐姐登記了號碼。這兒的落單方式非常獨特,在門外等候的同時,店方怕你等得太久沒甚麼細藝,等候的期間就要你先選好吃甚麼,在等候的途中店員就會叫號碼要你交菜單,這種落單方式,無非也是與45分鐘用膳限時有關,務求客人一坐下來,不用再心大心細,專心一致地吃,吃完快快的走,這樣子店方就可以多做兩轉生意。
第一次聽到店員叫自己的號碼,以為等候的時間就此完結,原來店員只是call你回來交餐單,還有下半場的等候時間,只好無奈的繼續等待。等了約三十分鐘,終於可以入座,與另一對情侶一同入座坐一張四人桌,尷尬的情況就此出現,坐兩邊好還是坐在一邊好呢?思考了一會,還是打橫坐好一點,估不到現在是吃日本料理,但仍會遇到茶餐廳常見的尷尬情況。
這兒的餐具陣式,同樣是酒泉一樣的茶樓式,碗﹑筷和豉油碟,環境同樣是嘈雜吵耳,看來元朗人的確把飲茶完完全全融入了日本料理的飲食文化之中,真是佩服。
安定下來後,就是期待的時候,環看四周,每一枱客人也叫得滿枱食物,相當豪快似的。由於我們已經歷了剛剛的一頓盛宴,純粹到此一遊的心態,今次只點了四款壽司,相比起來很不給面子啊﹗今次點了海膽﹑鰻魚﹑北寄貝以及加洲卷。正當與友環看四周視察軍情的同時,店員拿著一客海膽在我們身邊飄移而過,隨之而來在我們身邊吹來一陣充滿異味的怪風,這一刻忽然有種不祥的預感。
來這裏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那件滿瀉的海膽壽司,原先在酒泉已經吃過海膽,但那件海膽實在吝嗇得緊要,根本就毫不滿足。先送上來的是北寄貝與海膽壽司,影過相後先與食友以海膽壽司乾杯。這件海膽賣相果然是大得多,但味道亦同樣大得多,那股腥臭味道未拿上手已在刺激我們的鼻子,相當恐怖。與食友一起乾了隨即放到口中,神色即時大變,想客氣一點也不可以,忍不住口要說一句︰「真的好臭﹗﹗」。臭是一個問題,再加上這裏的醋飯是異常的酸和縮﹗簡單來說,這件海膽壽司就是酸縮臭三合為一,這件海膽,是我人生中暫時最難忘的一口,這種地獄的經歷,一次也嫌多。
再來就是品賞這件蠻巨型的北寄貝壽司,份量同樣難以一口吃得完,放進口中第一個感覺是沒有任何味道,貝肉相當煙靭,簡單來說這刻的感受與吃沒了味的香口膠完全一模一樣。不過,貝肉雖然美味,但得到了醋飯的酸味襯托,吃起來就是一個字︰酸﹗﹗
之後的鰻魚壽司亦不好得多少,聽過食友分享到日本吃鰻魚的經驗,要燒到一件好的鰻魚真的不易啊﹗平日在香港吃壽司鰻魚一向都不是自己的首選,因為多數也做得沒甚麼出色。吃這件鰻魚時,同樣是被又酸又暖的醋飯刺激著喉龍,最好吃莫過於那些塗在壽司面上的現貨鰻魚汁了。
經過三件只有酸味的壽司後,當初本身打算點一客加洲卷作為穩陣之選,說實的,這種加洲卷自己真的很久沒吃過,但未上枱我們已估計出後果。完全沒味道的餡料,完全沒有味的蟹籽,卻被那些又酸又暖的飯包裹著,實在不敢去想像,還要有六件之多,實在是地獄般享受。每人吃了一件多後,決定要放棄了。
吃過四客壽司後,隨即請侍者結帳,反正排隊的人龍仍然不絕,還是讓位給其他充滿期待的人士吧。侍者一傳來帳單,四客壽司索價$121,即場與友人嘩然了一下苦笑一翻。人們說抵吃夾大件,這一刻我倒不覺得是抵吃,因為付這百多所換來的卻完全不像人吃的食物,除了難吃,這次真的想不到有其他型容詞。但是,以這水準仍然吸引著這樣的人流吃得津津有味,這個還不是應該給個爆趣嗎?
總結一句,要吃壽司,還是行遠些少去新元朗中心的板長,至少是連鎖店貨色也叫有點保證。
經過連續兩集的元朗壽司特集後,本人只覺得,所謂的元朗大壽司店,甚麼四十五分鐘限時,恕我直言只是虛張聲勢的宣傳技倆,賞過便算了。真的難以想像,日本人的飲食文化,卻被元朗人不知從何時開始,漸漸﹑漸漸的改成這樣子,這是一個問題。改可以看作一種創作一種特色,但味道和水準是否值這價格水平,留待大家客觀分析吧。
我只想強調︰壽司,本身就不應是這樣的。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