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10-28
31 浏览
對這家店,小滯滯其實是垂涎已久;先前還猶豫了很久到底食哪樣好,但是……走到他家門口的一瞬間,一路以來的熟悉感終于得到了解釋——早在兩年前,咱就已經來過!不過那時“漏滯”二人組還未誕生。不管過去這里給我留下的印象怎樣,兩年的時間都足夠一家餐廳做出比較大的改變。抱著這樣的想法坐下,打量四周,這里似乎重新裝修過,感覺空間要比先前寬敞些許,光線也要明亮一些。只是,菜單的內容讓小滯滯有點失望,因為上面的食物與兩年錢似乎完全相同。考慮片刻,選了擔擔水餃面。小漏漏又加了一碟涼拌青瓜,期待。此時店里客人還很少,面和青瓜都很快便端了上來。青瓜口感很清爽,麻醬香而不膩,難得的是沒有落得過多而遮去了其它味道。大概是從小食的習慣,蒜、醋和醬油都是涼拌青瓜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至于麻醬,其實是不常加的。而擔擔水餃面——第一眼看到是“還是老樣子”,水餃依舊大大只,皮不算薄卻汁多味美,算得上出色;而擔擔面,似乎并不比自賣的四川擔擔醬拌自煮的面強到哪里去,麻麻。對于店名帶有“北京”二字的店,小滯滯一向的要求非常嚴格,應該是“戀鄉情結”在作祟的緣故,這家店也很不幸地沒有逃過被嚴審的命運。審查結果:可以及格。食物都還算有北
走到他家門口的一瞬間,一路以來的熟悉感終于得到了解釋——早在兩年前,咱就已經來過!不過那時“漏滯”二人組還未誕生。
不管過去這里給我留下的印象怎樣,兩年的時間都足夠一家餐廳做出比較大的改變。抱著這樣的想法坐下,打量四周,這里似乎重新裝修過,感覺空間要比先前寬敞些許,光線也要明亮一些。
只是,菜單的內容讓小滯滯有點失望,因為上面的食物與兩年錢似乎完全相同。考慮片刻,選了擔擔水餃面。小漏漏又加了一碟涼拌青瓜,期待。
此時店里客人還很少,面和青瓜都很快便端了上來。青瓜口感很清爽,麻醬香而不膩,難得的是沒有落得過多而遮去了其它味道。大概是從小食的習慣,蒜、醋和醬油都是涼拌青瓜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至于麻醬,其實是不常加的。
而擔擔水餃面——第一眼看到是“還是老樣子”,水餃依舊大大只,皮不算薄卻汁多味美,算得上出色;而擔擔面,似乎并不比自賣的四川擔擔醬拌自煮的面強到哪里去,麻麻。
對于店名帶有“北京”二字的店,小滯滯一向的要求非常嚴格,應該是“戀鄉情結”在作祟的緣故,這家店也很不幸地沒有逃過被嚴審的命運。審查結果:可以及格。食物都還算有北方味道,尤其是水餃,每一口咬下去都很滿足。雖然嚴格算起來,老北京人都不算愛食餃子(食也不帶湯),卻對面和小吃一類格外鐘愛;真正愛食餃子的,應該是天津人吧。不過這都是題外話了。
總的來說,對北方食物感興趣的食家,這里是值得一試的。不過,真的建議面條改進一下。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