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1
0
九龙城出名多泰国菜 ~ 出哂名早有闻名!但我偏偏喜欢较为传统的。因为我早年间曾住泰国,已习惯了传统泰香的味道。今日来到新搬铺的【泰仔美食】(原名为: 泰国美食)。今日我揾到了较传统的泰菜,没有特制的【港式泰味】,在泰国当地的任何一家泰菜均是香草味较为丰富 ~ 这就是我最爱的传统泰菜了。今日食饭感觉好像到了芭堤雅,今日与友人同来点选了:赠送小食: 美味虾片1. 冬荫公汤 ***** 必推 每次黎到必叫之选,因辣度适中,饮后更觉开胃。冬荫公内的有壳虾更是爽口的,没有“梅”的口感。2. 木瓜沙律 **** 青丝木瓜,鲜甜脆口 ~ 感觉清口。(不过本人觉得过酸,但朋友觉得OK 。口味见人见智)3. 泰式炒粉丝 ***** 正推4. 芒果黑白糯米饭 ***** 新推 (新上市) 黑白糯米 正、香及咬口烟韧。椰浆清香,芒果香甜。5. 椰青
继续阅读
食过多间九龙城泰菜, 始终都系呢间例必要坐街要等位既THAI HOT最好味, 唔似D老牌店愈黎愈求其, 愈黎愈香港口味, 老细坚持自己下厨, 下下著晒火咁超够镬气, 仲会晚晚出黎问下野食如何, 好有HEART~2个人食ORDER左 : 1. 泰式凤爪 - 够晒辣, 仲有好多配菜, 凤爪好爽口, 每次都会ORDER 2. 咖哩蟹 + 蒜茸包 - 咖哩洽到好处,唔会好甜, 只蟹D肉好实好甜, 不过两个人食就好饱3. 泰式生虾 - 忘记左影相, 不过一定要介绍, 生虾够冻够爽, 个汁系灵魂所在, 不过唔食辣可能顶唔顺
继续阅读
是日喺九龙城探朋友,一行三人就在附近食个便饭啦次次嚟亲都系食泰国野,今次都唔例外 行过D比较出名嘅铺头,八点几都仲要排队 算罢啦,不如试下D好多泰国人帮衬嘅小店啦!好彩呢几日都唔太热,坐街边食都唔会好辛苦,又系另一番风味,最紧要D野好食jei一坐低,每人一个椰青饮住先椰青够冻够清甜,清热又解渴呢我地三个人叫左四样野:生菜包,无骨鳯爪,咸鱼炒椰菜苗同埋泰式湿炒猪肉河上菜非常快,咸鱼炒椰菜苗味道控制得非常好每棵菜苗仔都有咸鱼味,仲要落足料ga,有大大粒嘅梅香咸鱼椰菜苗非常鲜嫰,好甜,一D都唔老无骨鳯爪非常酸辣,好开胃个汁简直无得顶,份量啱啱好食落去就系在曼谷街头食沙律𠮶种啦生菜包比较辣,但好好食,菜好新鲜干净啖啖都有干葱的猪肉好正,猪肉又唔太肥,唔会油淋淋炒得够干身,食𠮶阵唔会狼狈湿炒真系好湿好多汁,但好够镬气猪肉仲要腌左先炒,好有味D菜又切到细细条,好细心服务非常好,个个都充满笑容又会问下啱唔啱食,怕辣亲我地呢D香港人好有heart的小店子,一定会再回来帮衬呢!
继续阅读
九龙城出名多美食!尤其是泰国餐厅!今次依间未食过,系人地食过好味介绍!六点几就到餐厅,已有一半人,可见生意唔错! 全部侍应都系泰国人,比人感觉好似正宗d,不过装修一般,都几迫下,而且唔多舒适!叫左烧猪颈肉,比较干,口感一般!之后系咸鱼炒椰菜苗,好香咸鱼味,椰菜苗又炒得几好味好香!第三道菜系炸皮蛋,几香口,如果外层厚d鱼蛋会更好!最后一道系泰式炒饭,唔好食,饭好湿,猪肉干得黎无味! 我觉得其实依个菜如果炒得唔好食,我系唔会再帮衬依间餐厅!叫左青柠梳打,个樽系泰国象牌梳打水,几特别㖞!离开时七点几已有几名食客等位!讲真依间餐厅d野唔系好多唔好味!都ok既!不过只系某少部分我觉得失望而且服务态度一般!所以我下次会帮衬其他餐厅!
继续阅读
香港人爱泰菜的程度,从恒河沙数的泰菜餐馆可见一斑。要找好的泰菜,很多人都会想到九龙城吧~九龙城的泰菜馆多不胜数,这日就由熟路的大哥带我们到这家开张不久的泰菜食午饭。平素家庭饭聚都是由我选地点的,但泰菜就当然由大哥这泰菜迷决定。店子小得不起眼,枱都是家庭式的,可随时收藏的。墙上的奖状引起我的疑问,原来主厨是大哥做暑期工的旧同事(多久远~)。先来两款沙律,柚子沙律和青木瓜沙律。柚子沙律清新宜人,柚子的苦涩味几乎没踪影,除却大哥和我,其他人都不太能食辣的关系,我们要求所有食物都减辣。青木瓜沙律是我食泰菜必点的,重点是其汁酸中带鲜,又要够辣,这些当然难不到大厨。青木瓜爽脆新鲜,加上香口的花生,差不多大半都落进我的肚。还有我没碰的猪颈肉,据称肉质够爽脆,又带碳香,挺不错的。小食亦出色,春卷新鲜炸起,皮薄香脆,馅料充足,沾点甜酸泰酱,开胃又香口。食泰菜怎少得了虾饼?虾胶稍嫌不够弹牙,但虾味出奇地浓郁,想必是用上鲜虾自家制,虾肉比例高的缘故。尤记得上次去曼谷时,点了一小锅冬荫公,辣中带鲜,惹味非常,但cm受不了辣,我独自享用那二至三人份的汤。可能太多的关系,晚上肚子火热的,弄得我难以入睡。虽然如此,那味道却叫我回味无穷。今天就好多了,多人分享,味道和回忆中的一样。海鲜的鲜味溶进汤中,饶有滋味~期待已久的原条乌头出场了。鱼肉出奇地嫩滑,乌头独特的味道未必人人受得了,家常做法-陈皮、柠檬-就亦不受我家人欢迎。厨师加入多种配料如金不换、香茅等,僻去鱼腥,却又保留了乌头的味道,配搭很成功。席上向来避之则吉的,亦觉得不错。反覆将鱼汤淋上乌头,碟底的炉加热,汤滚起一会便可起筷。鱼汤更是鲜味突出,众人不禁一饮而尽。想不到一日还有一山高,咖喱炒蟹才是当日最美味的。咖喱充满椰香,香甜之余渗出丝丝微辣。包较淡,但个人认为它够脆就可以,反正咖喱才是主角。蟹应该是斯里兰卡蟹,肥美肉厚,丝丝的肉质,雪白又鲜甜,真的价廉物美,绝不能错过。另一道食泰菜必点的当然是串烧,猪、牛、鸡各点了两串。其中鸡为最佳,牛则次之。嫩滑有肉味乃基本要求,更吸引的是其碳香,沾少许满有花生香的沙爹酱,惹味极了。正当大家捧腹小休之际,大厨又送上众人都忘掉的泰式炒金边粉。青柠是炒的时候加的,食客要自行调较酸甜度的话要向店方索取青柠了,我偏爱较酸的口味,这里的出品稍甜一些,不过胜在炒得够镬气,大家亦慢慢地吃光了。花不上800元,让我们一众捧腹而回之余,馋嘴也得以满足。执笔至此,念及那串烧、咖喱蟹和原条乌头,我又想动身前往再尝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