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3-05-19
618 views
尖沙咀地帶, 餐館林立。要在眾餐館中突圍而出, 並不容易; 而要在上樓鋪做出名堂更加艱難。這餐廳位於加拿芬道上一商場內, 對面是有如尖沙咀食街的厚福街。商場從來不算大而有名的, 追食店的人氣都只是由applegreen移到才開始, 其他都是些任飲任食的火鍋。不過有趣的是, 以前這些任食火鍋都不是會開到半夜, 只是十一二點便打烊結束。可是現在商場食店也有就翻動, 就在這酒樓同層入面也有日本餐, 拉麵等, 感覺也算熱鬧。而這酒樓也是一個新的小菜及火鍋概念。今次也是順朋友介紹來到這裡, 他們也在攪攪酒局, 玩玩盲品, 吃些熱食, 簡單而不錯。第一個來的是鐵板一哥叉燒。叉燒本來就已經是燒好掛爐保溫的, 不過利用鐵板技術發出少少微溫, 將叉燒溫度保持暖口的同時, 令外層蜜汁不致膠著, 但鐵板微溫又不會弄乾叉燒, 感覺很好。可是叉燒必須留意肥瘦, 我則特別要求要吃肥叉燒, 因為肥肉在熱力下變得份外軟滑, 而且香味更好。多肥的叉燒, 油脂甘香之餘亦發出一陣惹味的燒烤香味。梅頭瘦肉也帶淋軟, 令肥油香味融合, 令口感變得可口。青紅蘿蔔甘栗煲豬踭。在街吃飯多了, 對湯水難有要求。慣性手勢上, 味精導入,
可是現在商場食店也有就翻動, 就在這酒樓同層入面也有日本餐, 拉麵等, 感覺也算熱鬧。而這酒樓也是一個新的小菜及火鍋概念。今次也是順朋友介紹來到這裡, 他們也在攪攪酒局, 玩玩盲品, 吃些熱食, 簡單而不錯。
綜觀來說, 酒樓菜式雖不是極高級珍貴之品, 但是每樣感覺穩扎穩打, 傳統作料中卻肯花心思去作改變。然而有些舊有廚房手勢與味道卻無大改變, 令感覺有點老氣。作為食者, 雖然餐廳表現可以, 但似乎有點欠缺重點, 我相信在菜式上應要繼續找尋突破, 令人們清楚目標所為什麼而來。服務方面尚算殷勤, 不過酒樓趕收工式的上菜老毛病依然存在, 有時菜式放涼, 未可及時嚐到最好的。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