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9-08-28
679 views
清楚記得這間日本過江龍拉麵店,在銅鑼灣開業時的賓墟場面,為了吃一碗麵而排隊三四小時,很佩服排隊者的耐性。.時至今日,這種情況已不復見了,是因為尖沙咀也有分店嗎?.這天與友人前來尖沙咀分店品嚐,這裡分別區劃為<味集中counter>及<一蘭屋台>,前者是自閉位,後者是類似餐廳區,我們選擇了後者。.餐紙上選擇不多,基本上是自選整碗麵的個人要求,以及自行選擇是否另加配料。在下的選擇是: 湯的濃度-濃,油膩度-普通,香蒜-1/2,蔥-白蔥,叉燒-有,秘製醬汁-1/2倍,麵的硬度-硬,另加半熟鹽煮蛋。.麵端上來時,先喝口湯,湯底濃度不錯,不是濃得很稠密那種,但也喝到少許膠質的感覺。.油膩度比想中的低,香蒜略嫌不足,蔥白份量多點更好,叉燒不是平時吃到較厚身那種,而是薄得有點像肥牛似的,幸好不會太靱,醬汁是面層的七味粉嗎?建議想吃很辣的看官們,把倍數寫大點,否則的話,你會不夠癮,對於小的來說,微辣已足夠了。.麵條是白色直條幼身款,未到訪前其實已知道,這好像是近年來,多數被拉麵店選取的款式,對於在下來說,多些嘗新是好事,只是小的比較喜歡,粉黃微曲較粗的那種拉麵啊。至於另
.
時至今日,這種情況已不復見了,是因為尖沙咀也有分店嗎?
.
這天與友人前來尖沙咀分店品嚐,這裡分別區劃為<味集中counter>及<一蘭屋台>,前者是自閉位,後者是類似餐廳區,我們選擇了後者。
.
餐紙上選擇不多,基本上是自選整碗麵的個人要求,以及自行選擇是否另加配料。
在下的選擇是: 湯的濃度-濃,油膩度-普通,香蒜-1/2,蔥-白蔥,叉燒-有,秘製醬汁-1/2倍,麵的硬度-硬,另加半熟鹽煮蛋。
.
麵端上來時,先喝口湯,湯底濃度不錯,不是濃得很稠密那種,但也喝到少許膠質的感覺。
.
油膩度比想中的低,香蒜略嫌不足,蔥白份量多點更好,叉燒不是平時吃到較厚身那種,而是薄得有點像肥牛似的,幸好不會太靱,醬汁是面層的七味粉嗎?建議想吃很辣的看官們,把倍數寫大點,否則的話,你會不夠癮,對於小的來說,微辣已足夠了。
.
麵條是白色直條幼身款,未到訪前其實已知道,這好像是近年來,多數被拉麵店選取的款式,對於在下來說,多些嘗新是好事,只是小的比較喜歡,粉黃微曲較粗的那種拉麵啊。
至於另外追加的半熟鹽煮蛋,是另外上的,帶微冷的溫度,有點吃不慣,建議先把她泡在湯裡來個溫泉浴才吃,就像是平常吃到暖暖的,蛋黃呈半溏心狀態,入口軟嫩滑溜,個人感覺是,她的出現,令整碗麵的分數,立時暴升十倍呢。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