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同學聚會選在萬聖節前夕,適逢Happy Friday,想必蘭桂坊﹑諾士佛台等聖地人潮如鯽,西餐廳多半限時,café 又只有輕食,左思右想,最終決定打邊爐,並且選了這家位於旺角﹑太子和大角咀之間的海鮮(火鍋)活魚專門店 。 來到,發現朋友們湯底都沒點,已經開動,一看,原來吃緊釀“油炸鬼",小小的油條釀了蝦膠再炸。這小食本來浸在麻辣湯中,油條全然吸收了湯底精華,是絕妙的配搭,不過就這樣吃,蝦膠彈牙,油條脆香,亦是一番滋味。 打邊爐除了湯底,另一個很重要的味道來源就是醬料。這家的配料不算很多,只有普通的蒜蓉﹑蔥﹑芫茜﹑辣椒﹑炸蒜片和海鮮醬。我在稻香吃過一種酸青椒,那種酸辣滋味到現在都未能在別家吃到。醬料簡單就要看食材質素,打邊爐最緊要還是食材。 吃完油炸鬼,人亦差不多到齊了,係時候點正餐。現在有“夏日特價三重彩”優惠 ,三款套餐,三個價位,分別都是一湯底﹑一肉﹑一海鮮。我們都是初進社會的毛孩,自然是選最相宜的198套餐:鴛鴦湯底﹑手切肥牛和三文魚刺身。 鴛鴦湯底指定是清湯和沙爹,別無他選。三文魚刺身看上去來頭不小,其實"妹仔大過主人婆",器血很大,份量就是大約按人頭每人一块的份量,新鮮,都算肥美。肥牛上來時肉色還是呈鮮紅色,雪花分佈還算均勻,雖然脂肪比例偏少,不過正合女孩子心意,取之而來更有咬口,肉味頗濃。海鮮系列 雖然食神韜哥話打邊爐最緊要係個爐,但我覺得港式邊爐最緊要食材新鮮!招牌標明是活魚專門店,大概海鮮都不太差,這晚點的兩款海鮮:珊瑚蚌和黃聖子都很新鮮,珊瑚蚌爽脆鮮甜,黃聖子上桌時還蠢蠢蠕動,大概有感大去之期不遠,不斷企圖從外壳中逃離,一不留神就逃到桌上去了。而且一盤才$68!手打系列 海鮮關鍵在於鮮,河鮮亦然。手打的蝦滑﹑蟹子墨魚滑因為新鮮,也相當不錯,兩者都是純人手打的,膠質很重,相當彈牙。芝心蝦丸﹑牛丸再樣也是手打的,中間釀入芝士,一撈上來熱辣辣的,中間芝士流心,兼俱爽口彈和芝心軟滑兩種質感,地道港式滋味。鮮炸系列 打邊爐除了新鮮,重口味是必須的,不然放了這麼多海鮮熬成的湯底就全無用武之地。最佳利用這些湯底的食材,非響鈴﹑炸魚皮一類的炸物莫屬。這家的炸物不少都是鮮炸的,不是街市現成的貨色。鮮炸的好處是就這樣吃已經很好吃,香脆鬆化,特別是炸魚皮,本身已經調味,微鹹,配合微焦的蒜粒,男生下酒恩物。而且吸收湯底的能力非常高,在滾湯中泡上數秒,吸收了湯底的惹味,口感介乎軟脆之間,那種妙處,吃過的人都會知道!素食系列 吃了這麼多肉,自然要吃些蔬菜素食中和一下。田園蔬菜籃有新鮮的蘑菇﹑白菜和金菇,配搭不錯,賣相討喜。芋絲自然是爽口彈牙,就這樣吃淡然無味,但正正如此,正好突出湯底和醬料的惹味,此物仿佛就為打邊爐而生。另外,強烈推介特色蜂巢豆腐,雖然不比嫩豆腐滑溜,但櫛比鱗次的氣孔正好吸收濃郁惹味的湯底或者醬油,港式邊爐就是要重口味!有待改善 全晚的食材都很讓人滿意,惟獨這“精緻魚皮餃”,不知道是解凍得不好還是怎樣,一上場已經甩皮甩骨,表皮破損,內餡外露,全無賣相可言。下鍋吃了兩口,味道怪怪的,不像平常所吃的味道,類似肉餃多於魚皮餃。樹大有枯枝,這麼多食材很難要求樣樣完美,少少不足,希望店家繼續改進! 正斗有很多家,我也不知道它們彼此之間是否有聯繫。相比之下,這家地理位置有點偏僻,從旺角站走過來大約要十來分鐘,也不是食肆聚集之地,不過可能正因如此,即使是這樣的佳節前夕,客人也不算很多,不用限時交枱,很適合一班朋友聚會聊天。而且用料新鮮,價錢公道,下次還會再來!…Read More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2
Recommended Dishes
Date of Visit
2015-10-30
Dining Method
Dine In
Spending Per Head
$200 (Dinner)